第06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0月09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挺起长江经济带“龙腰” 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导 读

  湖南、湖北、江西同属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省情相近、经济相融,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在湘鄂赣三省布局实施系列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工程。

  湘鄂赣如何协作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金三角”?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邓子纲 李广

  湘鄂赣三省同处长江中游,历来是协同发展的好伙伴。近日召开的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开启了中部地区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深内涵协同发展新征程。

  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大舞台。面临国家促进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中部三省应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共同走出一条优势互补、共享机遇、共促发展的新路子。

  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湘鄂赣三省应携手推进公路、铁路、水运、物流通关、航班航线无缝衔接与合作共享,构建多层次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一是加强长江中游地区港口资源整合和重组力度,加快形成长江中游航道网,推动沿江城市多式交通快速联运,构建完善的长江中游水运交通圈;二是构建以高铁和城际铁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联合争取更多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国家新一轮中长期发展规划,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高铁互联互通;三是编织互联互通、深度融合、安全高效的公路网络,优化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省际通道布局,打通省际“断头路”“瓶颈路”。在信息资源共享、安全应急、联合治超、路域环境整治等领域展开进一步合作,着重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推动产业科技联动

  中部三省产业实力雄厚、工业门类齐全、创新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创新基地,应强化科技联动。

  一是加快三省主导优势产业进一步聚集,突出区域产业优势,建立分工明确、层次合理的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主导产业扩容提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二是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中试研究基地等研发服务平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三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促进优势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四是围绕提高中部制造业效率效益,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共享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加快中部地区优势装备制造业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

  深化文化旅游合作

  旅游资源是中部三省的宝贵财富,合作共探势在必行,三省应做好做足“红色、绿色、古色”三篇大文章。

  一是整合优质景区(景点)资源,探索联合发行旅游一卡通。建立旅游“客源互送”联席奖励机制,统一研究制定相互包机、包列、包车、包船等大型旅游团队活动的政策补贴;二是成立旅游产业发展联盟,联合开展旅游市场营销、举办文旅招商推介活动,引导鼓励投资者独立或联合开发三省旅游项目;三是共同开发和整合文旅资源,共同塑造长江国际文旅品牌。打造武汉、长沙、南昌“周末游”产品,互开武汉、长沙、南昌三地周末游专列,组合“酒店+景区(点)门票+演艺节目”等资源,研发形式多样的半自由行产品。

  推进生态环保联防联控

  长江中游三省生态优良,是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重要屏障,三省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一是完善长江流域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监测预警体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定期会商机制;二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协同管理,建立跨部门跨区域保护协作、规划协调、联动执法、技术协同、信息共享的合作机制;三是加强省际交界地带管控合作,提升流域共治能力,推动构建全方位保护、全流域修复、全社会参与的长江生态共同体;四是依托洞庭湖、鄱阳湖等省际生态资源成立一体化生态合作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建立土地使用权、排污权、用能权、产权、技术等要素综合交易平台,并在条件成熟时扩大到全域范围;五是落实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扩大行业和地区覆盖范围,共同推进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公共服务共享

  湘鄂赣三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收入人群之间差距还比较明显,需要深化信息化在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融合应用。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覆盖三省的“数字政府”体系,提高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水平,全面推行“三省通办”业务,丰富公共服务渠道;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协同构建三省智慧公共服务体系,聚焦医疗、教育、社保、就业、养老服务等民生领域,拓展数字惠民应用、完善数字惠民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能力,更好满足三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参政议政处助理研究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