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9月2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文旅融合下非遗新发展

  高洁

  当前,我国产业融合正有序开展,而文旅融合正当其时。非遗作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湖南是非遗大省,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截至目前,湖南共有国家级、省级非遗400余项,其中不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为湖南非遗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此,要从以下几点做好湖南非遗新发展的工作。

  第一、坚持保护优先。文旅融合要辩证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开发是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而保护是开发的先决条件,也是开发的价值归宿。首先,开展大规模普查工作。湖南各地区均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性的普查虽然已经开展了五次,但难免有遗漏的地方。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继续开展好普查工作,形成完整的非遗目录。其次,旅游开发必须以尊重湖南非遗的本来面貌为中心。旅游开发可以创新,但无论何种形式的创新,都必须立足于非遗的本来面貌,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以免出现变形走样的问题。最后,旅游开发需要融入湖南非遗的活态传承中,借助全域旅游、民俗节等开发旅游项目。

  第二、创新开发形式。现阶段,非遗旅游开发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不少地区虽然认识到旅游开发的重要性,但在开发实践中存在“一窝蜂”的问题,跟风现象比较严重,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旅游开发的模式与非遗自身不相容,既影响了非遗的保护,也不利于实现非遗的经济价值。文旅融合下湖南非遗新发展要以创新开发形式为重点内容,一方面,需要将优化顶层设计作为前提,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借助理念创新来推动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从国家发展层面制定创新驱动战略的执行规划,另一方面则要坚持差异化的发展思路,从地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差异化的发展规划,使非遗游的品牌走出本市、本省乃至中国,成为区域对外的一张名片。

  第三、夯实人才基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才在文旅融合下湖南非遗新发展中发挥着保障性的作用。文旅融合既为湖南非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将厚植人才基础作为湖南非遗发展的重点环节。首先,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文化人才、旅游人才,均为单一型人才,难以满足文化旅游发展的需要。要将复合型人才作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着力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打造复合型、创新型、学习型三位一体的新型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化旅游人才培养主体主要包括学校主体、企业主体、社会主体。以学校主体为例,一方面,要从文化旅游发展的态势出发,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积极开展文化、旅游跨专业教学,打造综合性的文化旅游人才。另一方面,立足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发挥好文化旅游企业在相关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破解文化旅游发展中人才供求错位的问题。

  第四、注重舆论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文化旅游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地区文化旅游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从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各地文化旅游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此,一方面要重视文化旅游品质建设,以精品非遗项目的开发、外部环境的治理来改善营商环境、旅游环境,另一方面也要从传播学、广告学的角度,做好舆论宣传。比如,在国家级媒体投放广告。国家级媒体,如央视等,不仅观看者众多,且具有等级高、权威性强的优势。可在国家级媒体投放文化旅游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区域文化旅游的产品。又如,强化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网络通信技术更新迭代与移动智能终端高度普及的今天,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仅在内容呈现上具有集成化的特点,在信息的传播范围、传播速度上也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对此,要加强新媒体在文化旅游宣传中的作用。可注册抖音账号,发布和非遗文化旅游相关的短视频,吸引用户关注,并推动用户向游客转变。

  (作者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