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茁 徐德荣 唐 曦 王卫全
又是一年金秋季,雁城大地硕果丰。
9月27日,衡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五年来,衡阳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五个新衡阳”“一体两翼”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行稳致远,留下了坚实铿锵的奋进足迹。
五年来,衡阳市成功跻身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获批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先行先试示范城市及湘南地区中心城市,497项重点改革统筹推进,24项“国字号”试点大力实施,以更强担当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国省重大战略。
五年风雨兼程,五年接续奋斗,五年春华秋实。过去五年,饱含着衡阳市委专注发展不动摇的执着,诠释了改革攻坚不畏难的精神,砥砺了狠抓落实不懈怠的作风,彰显了改善民生不停步的情怀。
一切华章,皆为序曲。
在衡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衡阳市委书记秦国文提出,下个五年,衡阳市委将率领全市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大力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强创新、强开放、强集聚,区域中心化),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加快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这标志着,未来五年,衡阳将强创新、强开放、强集聚,不断加快区域中心化进程,推动大城衡阳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强创新——坚持创新首位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推进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统筹推进科技、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创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让一切创新创业源泉充分涌流。
强开放——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融入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布局,在新发展格局中构建对外开放新网络、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打造区域开放中心,建设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城市、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城市、高标准市场体系和营商环境示范市。
强集聚——加快城区、园区、县域扩容提质,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陆港型物流枢纽、能源枢纽基地,开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试点,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向衡阳转移,助推产业向城区集聚、向园区集聚、向链上集聚。
区域中心化——持续增强综合承载力、区域吸引力、经济辐射力和示范引领力,不断彰显中心地位和中心功能,加快建成区域经济中心、区域消费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区域教育中心、区域应急中心,基本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
放眼未来,雁城河山一片灿烂。在“三强一化”的强力推动下,衡阳将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城市、高品质新型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阔步百年新征程,正是雁翔万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