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西方殖民霸主为争夺殖民地曾打得不可开交。近日,几个西方国家又围绕澳大利亚一桩军火买卖争吵了起来,让人们看到尽管相关国家“维护自由开放的印太”口号叫得山响,“利”字当头还是底蕴。
在外交领域,召回大使通常是国家间关系不睦以至陷入危机后不得已采取的手段,这种情况在盟友间非常罕见。美澳对法国伤害之深可见一斑。
几个月前美国领导人访问欧洲时,为了修复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给盟友关系造成的伤害,明确释放了“美国回来了”的信息。美方日益将战略重心转向所谓“印太地区”,其不少盟友也争相在有关地区显示存在。围绕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而起的纷争,对美国盟友来说不啻一记警钟:回来的还是霸主,回来的还是“美国优先”。
为维护一己私利,美国可以不择手段跟盟友“抢单”。据法国武器专家介绍,法方曾多次迫于美方压力,取消到手的军售订单。据丹麦媒体报道,为帮助美国军工企业兜售战机,美国国家安全局曾针对丹麦政府及相关企业展开间谍活动,最终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竞标中胜出。
为向欧洲市场推销美产液化天然气,美国长期阻挠德国参与开展“北溪-2”项目,乃至制裁相关企业。
美国一再损害盟友利益,到头来只会让盟友对所谓“价值观同盟”惴惴不安。法国国防部长弗洛朗丝·帕利日前说,美国如何对待它的盟友,法国“看得明明白白”。欧盟方面追求“独立自主”的声音此起彼伏,可以理解。
(据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