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2日讯(通讯员 欧阳友忠 李严军 记者 严万达)“自从装了这个‘水碓’,野猪再也没来啃过红薯了。”今天,宁远县九疑瑶族乡三亩田村村民赵庚仔告诉记者,以前日夜牵挂庄稼被野兽毁坏,现在不用担心了,他今年种的2亩多水稻、红薯长势喜人。
赵庚仔所说的“水碓”,就是将一根小竹杆穿过一根碗口粗的竹筒,然后将小竹杆架在两根木杈上。竹筒一端接住流水,随着水量增加慢慢倾倒。之后,水碓迅速复位,另一端的竹片就会互相敲击,发出“咚咚”声响。周而复始,在山谷间响起。兽鸟闻声不敢靠近。
九嶷山自然保护区实施禁捕禁猎以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野生动植物门类、数量逐渐丰富,目前已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保护区内经常有野猪、猴子、鸟类等活动觅食,破坏偏僻地带的水稻、红薯、玉米等农作物。
为保护庄稼,又不伤害野生动物,近年来,当地居民把前人流传下来的赶兽土办法恢复利用起来。村民用常见的竹子、木头等制作水碓、风铃等“神器”,借助水力或风力发出的响声,驱赶野兽和鸟类,保护农作物。
“此法体现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耕作智慧,就地取材,经济、方便、实用,是保护野生动物和农作物两全其美的办法,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九嶷山国家森林管理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