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湘江周刊·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夫子正传》:回归戏曲传统的艺术新作

  常瑞芳

  仲夏时节,湖南省花鼓戏传承新创剧目《夫子正传》,在省花鼓剧院进行试演,别有意味。这是剧团在近几年来演出获得戏剧界最高奖项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的花鼓戏《桃花烟雨》《蔡坤山耕田》之后,又一精心打造的力作。该剧传承了幽默诙谐、俚语浓郁的湖南花鼓戏特点,戏剧结构完整,人物形象丰满,加之演员的出色表演和舞台美术对剧本的解读非常给力,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旧瓶装新酒

  《夫子正传》取材于湖南传统花鼓戏《讨学钱》。《讨学钱》讲述的是清末民初一个旧酸文人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另类遭遇。剧中教书先生张九如识字不多,仅读几年书,办了个简易私塾,但学生甚少,学费也大多是打的白条。年关将近,迫于无奈到陈大嫂家去讨学钱,谁知反被嘲弄。全剧只有张九如、陈大嫂两人,充满了黑色幽默,讽刺意味浓厚。

  小戏拓展为大戏,《夫子正传》没有沿袭《讨学钱》的人物性格去描述张九如,编剧徐瑛老师借用了张九如这个人物的外壳,无论是人物个性及命运的大反转,还是该剧的主旨思想内核都是翻天覆地的大不相同。《讨学钱》里张九如自诩是秀才,却“日曰妙沙”都搞不清,身为读书人,自然是面子金贵,凡事打肿脸充胖子,喜欢说大话。《夫子正传》张九如仍旧是一个清瘦旧文人的穿着,但原本肚子里墨水不多的他已经脱胎为知耻后勇、忍辱负重、饱读诗书的落第秀才。

  张九如由一个生活窘迫穷酸文人,历经岁月的洗礼,最终在精神和人格上完成了他人生的蜕变,成为一个有担当有勇气、甚至是顶天立地、可以笑傲江湖的仁人志士。可以说,编剧徐瑛老师借壳还魂,旧瓶装新酒,给了观众一个全新的张夫子。

  秉承传统戏曲的精髓

  《讨学钱》是湖南地方花鼓戏的著名代表剧目,其语言诙谐幽默,艺术形象荒诞夸张,长演不衰,深受观众喜爱。《夫子正传》在原剧的基础上,另外增设了陈胡子、毛伢子、陈大嫂的丈夫和儿子、私塾房东、督学等人物的设置,对戏剧情景的推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全剧共八场,前面一至三场基本上遵循了《讨学钱》的人物行动线和辛辣讽刺风格,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许多桥段在语言和音乐方面都是原汁原味,完全秉承原剧目传统戏曲的精髓。只是在第三场的后面,讨学钱不成,又遭遇陈大嫂挖坑奚落一番的张九如,自觉斯文扫地恨难平,由此发毒誓,要关学堂门。第四场,原剧目《讨学钱》落幕,《夫子正传》正式开场。剧中男女主角的个性都开始了悄然的改变。导演几乎复制了黄泥步行街上民俗铜像雕塑民俗图。

  剧中毛伢子的剪辫运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民国初年社会风俗画。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同样也改写了张九如人生之路。

  诠释剧本主旨思想

  在戏剧舞台上,所有的设计都是一种理念的表达,所有的装饰物都是一种语言的外在形式。一个好的舞美设计能够创造出特定情景中所需要的气氛和寓意,尤其是剧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烘托主旨,引人遐想。

  花鼓戏《夫子正传》舞美设计非常简单美观,舞台上多次出现的网丝道具,能直接告诉观众此时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剧目想要营造的情景,比如,第三场中陈大嫂家中的门,在舞台上用汉字“门”字虚拟生活中门的存在,却在门字的后面远远的立着一个“心”字,二者叠放在一起,就是一个“闷”字。它既是一个装饰,也是张九如此时此刻内心情绪的一种外化,是大时代背景下社会现状的写照。第五场,张九如为救陈大嫂的性命,“生命远比膝盖重要”,张九如的一跪,舞台上空悬着一个“非”字,同样引人深思。包括第六场,一大一小两个“人”字等,我想,舞美老师借此表达的是他对编剧剧本的解读,再用一盏灯,来照亮人们内心世界大人与小人之分辨。第八场的一个“志”字,则直接提示主题。

  总之,《夫子正传》沿袭了《讨学钱》喜剧黑色幽默,地域色彩深厚,是一部回归戏曲传统的艺术新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