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击水中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7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岛人歌动地诗
——听,湖湘文艺百年交响振奋人心

  6月25日上午,长沙橘子洲头,来自省委宣传部、湖南日报社、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党员干部及学生党员共100多人重温入党誓词。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超 摄

  6月25日,周立波故居,游客在参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傅聪 摄

  6月5日晚,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革命现代京剧《向警予》在湖南戏曲演出中心上演。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行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廖慧文

  序曲 

  2021年7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五星红旗沐浴着晨光冉冉上升,7万多人齐声高唱——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歌声浩荡,如巨浪从这个东方大国的心脏之地卷起,向着广袤的中华大地奔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84个字,46秒。此刻,14亿中国人心潮澎湃、同频共振,令世界屏息。这风雷滚滚的歌声里,高扬起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谋求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精神大旗。

  循着这歌声,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事业的恢宏乐章奏响。我们将倾听,这百年乐章里,湖湘大地谱写的一阙长岛人歌。那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倒映着建党百年来无比壮阔的潇湘风景。那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文艺长剧,人民,是永远的第一主角;时代,是永不落幕的舞台背景。

  高举精神的火炬,吹响时代的号角

  【现场·田汉艺术陈列馆】

  6月下旬,一场大雨过后,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文化园的国歌广场上,20多人的游客团队,唱起了国歌。广场旁边的三两游客聚拢上前,壮大了合唱的队伍。

  “在国歌广场上,每天都要响起很多次国歌。”园区讲解员金欢是本地人,“我从小就以自己是国歌词作者田汉的‘老乡’为傲。”

  国歌广场对面,是以青砖混凝土修筑的田汉艺术陈列馆。田汉的歌词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被铸成铜字,围刻在画面主体为群山和长城的巨大立面浮雕上。

  二楼展厅一角,老电影《风云儿女》的结尾片段正在循环播放。一张张平静而坚毅的脸庞闪过画面,熟悉的旋律一次又一次响起。这是《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与世人见面时的模样。

  【回放·战斗与呐喊】

  果园镇的普通乡间少年田寿昌(田汉原名),是如何成长为著名剧作家田汉的?

  “田汉的成就,与家乡分不开,也与一个人分不开。”金欢说。果园镇是个“戏窝子”,皮影、木偶、湘剧、花鼓戏盛行,田汉从小泡在戏里。1912年,田汉考入长沙县立师范本科第一班,校长是思想进步、一心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徐特立。在他的影响下,田汉开始了最初的戏剧创作。

  创立现代戏剧团体南国社、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学习和实践艺术的过程中,田汉找到了“政治与文艺为谁服务”的答案。他战斗、呐喊——“以粗野而壮烈的啼声报告东方的晓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年春,田汉在上海入党,成为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成员,指导左翼戏剧运动。

  “在中国,在文盲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国,动员民众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戏剧。”1935年5月,由田汉编剧、讲述知识分子由象牙塔走向抗日战场的影片《风云儿女》上映。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一时传唱大江南北。许多青年高唱着这首歌,奔赴抗战前线。

  【长镜头·从湘江之畔的时代之问开始】

  1919年7月,长沙酷热难当。一位青年挥汗疾书,在一篇文章的结尾写下这样一段话:

  “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如何承受他?如何传播他?如何研究他?如何施行他?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问题。”

  振聋发聩的时代之问,刊发于《湘江评论》的创刊号。26岁的毛泽东,一位蜗居在长沙小巷的小学教员,和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一起,思考着中国的大问题。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无数爱国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道路探索,但这个暗黑的旧中国,并没有迎来光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发现,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中,民众却“若观对岸之火”,事不关己,一盘散沙。

  怎么办?文艺,成为爱国救亡的关键探索。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从《新青年》到《湘江评论》,先进刊物、书籍、报刊等成为“民主”和“科学”思想启蒙的重要堡垒。文艺,也成为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唤醒民众、改造国民精神世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首要武器。

  被经世致用、心怀天下的湖湘精神滋养着的三湘大地,迅速成为了一片革命文艺的沃土。

  “九一八事变”后仅5天,湖南人民就组织了200多个学生、教师、工人宣传队,宣传“九一八事变”真相,发表抗日救国宣言。全省成立了300多个抗日救国会,创办了《抗日专刊》等40多种抗日刊物,唤起民众起来抗日,对促进南京和省政当局向抗日方面转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七七事变”后,全省创办各种救亡报刊近百种,抗日书店300余家,出版社125家,抗日剧团70余个,公演《血战卢沟桥》等剧目100多个。

  从左翼文艺运动兴起的上海,到革命圣地延安,无论怎样的艰难险阻,周扬、丁玲、田汉、周立波、贺绿汀等一大批湖南文艺家,都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成为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中坚力量,也给湖南撒下了红色文艺的种子,传下了紧贴时代、歌唱英雄、烛照精神的红色基因。

  在湖南庆祝建党百年的系列文艺精品中,湖湘红色文艺的鲜花尽情绽放。舞剧《热血当歌》、歌剧《英·雄》、京剧《向警予》……百年前震碎旧世界的力量,仍在激励着新一代的青年,为了民族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向前。

  为人民创作,走向热气腾腾的生活

  【现场·周立波故居】

  盛夏时节,益阳市赫山区谢林港镇清溪村,荷花挤满了荷塘。塘边,田土齐整、菜果满园,一条小溪缓缓流淌。

  一栋山乡特色的穿斗式三合院,坐落在宁静悠然的田园风光之中。这里是周立波的出生地。《山乡巨变》采风时期,他出工时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还留在厢房;他和村民们串门聊天时的村言俗语,被他摘进了书里。

  他以文学照亮了这片土地。周立波故居讲解员潘琼说:“很多游客从没有来过清溪,但是总说有种熟悉的感觉。”

  【回放·“立波胡子”从泥巴里拱出来一部小说】

  1951年,周立波创作的小说《暴风骤雨》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可谓功成名就。但他对自己的创作并不满意:“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印象,但等提起笔来时,却又写不出什么。印象虽多,但都很表面,对于人的心理、口吻、习惯、性格和生活细节都不熟悉,提起笔来,能写什么呢?”

  为了深入创作,他做了一个决定:从北京迁回老家。1955年9月,周立波夫妇带着快4岁的小女儿回到了故乡,一住就是10年。他每天鸡一叫就起床,去地里挖土,下田做凼肥、插秧、扮禾,乡亲们亲切地叫他“立波胡子”。晚上收工回家后,他便坐在书桌前,将乡村人物、劳动生活场景记录下来,整理后写入到作品中。

  在自己熟悉的家乡,周立波的创作“井喷”。1958年,“从泥巴里拱出来”的《山乡巨变》开始连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讨论。

  【长镜头·从《山乡巨变》到《大地颂歌》】

  1942年5月,春天来到了延安。在蒙蒙细雨中,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发表讲话,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

  人民,作为文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确的认定和彰显。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大众”的旗帜下,大批艺术家走到人民之中,走向生产、战斗的一线,开启了“人民文艺”的时代。

  1956年,毛主席提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再次为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分类指导全省文化事业发展。

  周立波以《山乡巨变》开创了湖南现代乡土文学的先河。但当时,很多优秀的湖南作家不在湖南生活,湖南本土的文学创作并不活跃。1962年,周立波邀请著名作家康濯、蒋牧良、柯蓝返湘,共同开展湖南文艺的各项工作。

  在他们的创作和带动之下,《竹楼夜话》《山村激浪》等多篇优秀的小说陆续问世;经过修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 “刘海哥”和“胡大姐”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情侣”;《浏阳河》《洞庭鱼米乡》等歌曲,将潇湘风情唱遍了神州大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思想引领下,新一代湖南文艺工作者“像秤砣一样沉入水底”,“像钉子一样钉进木头”。他们接过先辈们扎根生活、向人民学习的精神之棒,推出了一大批充满泥土芬芳的精品力作。

  “它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导演周雄多次说。编剧冯必烈正式动笔之前,和主创团队的其他成员一同前往十八洞村等地采风。 “精准扶贫不就是发钱吗?” 冯必烈把采风中听到的这句话搬上了舞台。演出时,不少被邀请来观剧的扶贫队长落了泪:“说的就是我们的故事。”

  从《山乡巨变》到《大地颂歌》,变的是文艺形式;不变的,是湖湘文艺家坚守为人民的创作初心。由此,一步千年的新时代山乡巨变,才有如此生动与鲜活的艺术呈现,树起了新时代的湖湘文艺标杆。

  谋求发展,立足产业擘画新蓝图

  【现场·马栏山视频文创园】

  浏阳河从东奔流而来,在临近湘江、被称为“鸭子铺”和“马栏山”的地方,拐出一个“V”字形的湾。

  7月2日,记者来到这片河湾。平阔的道路、色彩鲜亮的装配式建筑、绿意盎然的公共空间、来来往往的年轻面孔……处处青春洋溢。

  不远处的建筑工地上传来有节奏的撞击声,园区还在不断生长。保障施工安全的绿纱网上,悬挂着“天天安全,天天向上”“提质保量,乘风破浪”等化用了综艺节目的提示标语,极具“芒果”特色。

  走进工地,相关负责人带领记者来到规划图前。他介绍,芒果马栏山一期工程是马栏山首个地标性建筑,采用艺术型清水混凝土工艺建造,文艺特色鲜明,将在今年8月完工。

  “芒果马栏山广场建成后,视频、电商、高科技多媒体、文化展览、演艺展映……视频文化创意产业上下游也将纷纷汇集。”马栏山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甘霖表示,“产业融合发展、内容守正创新。这里将崛起为湖南乃至全国的文化内容制造高地、IP孵化高地、创意产业人才高地和文化意识形态创新改革高地。”

  【回放·广电湘军的“英雄地”】

  从20世纪90年代湖南广播电视中心入驻这里开始,马栏山这个朴实的地名,逐渐成为电视人的“英雄地”。

  制播分离、资本运作……走在湖南文艺改革前列的广电湘军,造就了《还珠格格》《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等一系列火爆全国的影视综艺作品。马栏山周边,也衍生了很多影视、视频文创类上下游企业。

  2016年,湖南提出要力争形成“‘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的网络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次年,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正式揭牌。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园区考察。他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截至目前,园区共聚集了3000余家朝气蓬勃的文创企业,其中包括18家世界500强企业及知名上市公司。2020年,园区实现营收430亿元。

  【长镜头·从春天的故事走向新的乐章】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1994年的深圳,湖南人王佑贵一定没有想到,他用湖南话反复朗诵歌词,又花了一个半小时谱曲的《春天的故事》,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曲目,响彻中华。

  敢为天下先的文艺湘军,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里,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内陆省份,却在全国率先迈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200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确立“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2006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大会召开,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启动。2010年10月,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支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龙头股。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湖南的文化建设也翻开了新的篇章。

  文化产业,已不仅仅提供“精神食粮”,还为湖南经济赋能。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3351.24亿元。如今,文化产业正与旅游产业、科技产业、创意产业进行着更深度的交流、融合。

  “欢乐潇湘”“雅韵三湘”“书香湖南”……一系列惠民的公共文化品牌活动,让文化的清风吹遍三湘;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美术馆、长沙音乐厅等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场馆,培植着湖湘文艺的热土,孕育着热爱文艺的美好心灵。

  尾声

  2021年6月25日清晨,长沙橘子洲头。

  来自湖南日报社的青年党员们,在一面火红的党旗前面举起右手,向党宣誓。一位又一位游客,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推出的新媒体互动产品《我宣誓——打卡红色地标重温入党誓词》海报前,留下身影。

  “我宣誓……”“我宣誓……”青春之声伴着湘江的清风,飘向霞光万丈的天空。毛泽东的巨大石雕像,在朝阳下高高矗立。那位当年发出时代之问的青年,此刻一定听到了这铿锵的誓言。那是新一代有着强大文化自信的湖湘青年,向历史和未来交上的心灵答卷。

  ■记者手记

  与人民心灵共振

  与时代审美相接

  廖慧文

  6月16日晚,湖南大剧院上演民族舞剧《热血当歌》。

  舞台上,《义勇军进行曲》百折不挠的创作过程,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展开。

  舞台下,观众随着剧情或欣喜欢畅,或揪心难过,或振奋激动。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场观众自发起立大合唱,歌声分外嘹亮。唱着唱着,不少人湿了眼眶……

  80多年前的故事,写在教科书上的故事,为何还能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油然而生无限情感?

  这源自文艺蓄积的精神之力。正如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文艺之光,引领我们进入浩瀚辽阔的精神世界,让渺小的我们得以穿越时空,与历久绵长的人类思想与智慧碰撞、联结。

  这也是文艺与人心共振、与审美相接的时代之力。该剧艺术总监、省歌舞剧院董事长杨霞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作品必须与当代审美相契合。“田汉和聂耳,在当时都是年轻人。从主题呈现到艺术表达,都要青春洋溢。不仅要与现在年轻人相通,也表现出一种时代精神的整体状态。”

  于是,扎实的剧本、考究的光影、巧妙的舞蹈音乐编排、精致的服装道具,将剧场里的我们装进了“时空胶囊”,获得了与历史人物对话和共情的能力。

  今天,“大路货”的精神文化产品,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文化需求。新一代的文艺消费者,期待的是电视剧《觉醒年代》那样能征服他们的文艺作品,“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兼顾,思想深邃、人物性格饱满,像蓝天上阳光一样,照亮世道、温暖人心。

  国之运在民之心。而文艺,正是直抵人心、改造精神的伟力。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站在新的起点眺望,山有魂、水有灵、人有情、文有脉的湖南,必将迎来新的文艺辉煌。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