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敏 朱 渊 宁 奎
位于张家界东大门的慈利县,是一个有着浓厚红色印记的革命老区——贺龙、萧克、袁任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开辟红色根据地,5000多人参加红军,1400多人为革命捐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造就了“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财富。
今年初,慈利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他们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引导党员干部广泛参与,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当好“领头雁”,瞄准群众诉求精准发力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在江垭镇丁字街社区、兴隆街社区的宽心广场项目建设工地,慈利县委书记高靖生现场为民生项目建设“解难”,示范带动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与此同时,他要求制定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自觉坚持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高靖生表示,慈利县紧密围绕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六位”问题,不做“表面文章”,不开空头支票,身体力行,用心用情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对标对表,按照办实事清单,慈利县党员干部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学位、床位、车位、厕位、房位、岗位”等现实问题,结合各行业系统工作实际,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托幼、住房、养老等实事,以“求实效”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助力城镇新增就业314人,输送农民工外出务工1079人;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2000余人次;协助用工企业引导农民工实现转移就业,签订就业意向书1157人;举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我为残疾人办实事”专场招聘会,提供空缺岗位近1900个;
——规划8个县城小区建设幼儿园共42个班1260个学位;
——新增了养老床位240张;
——建设500个车位的大型工程车、货车专用停车场……
一串串数字代表着群众的期盼,更是慈利县切实把理论学习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实际成效的有力见证。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慈利县紧扣“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建立了县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清单,共9项重点任务17个项目,梳理列出21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第一批)。目前,共收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366项,民生实事4805件,已经完成2887件,加快解决了一批“六位”难题和“急难愁盼”问题。
守好“责任田”,用活“四看四比”念好服务经
连日来,慈利县杨柳铺乡请来的专家,走进田间地头,现场教授围观群众剪枝、施肥、开沟等最新知识,提高群众的实操能力,培训惠及全乡橘农近6000人。
在慈利县通津铺镇氽湖村,唐某夫妇不断向邻居介绍县委干部接访全力解难题的情形,“真正为民办实事,解决了家里的大难题。”
高考期间,交警大队全体民辅警在全县39个重要路口进行全天候执勤,他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坚守岗位指挥交通,保障道路两侧及考点周边道路井然有序……
“看工作绩效,比省市排名先后”“看目标任务,比工作推进快慢”“看为民服务,比群众满意度高低”“看风险管控,比负面问题有无”,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将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贯通起来,立足自身岗位,扎实开展“四看四比”主题活动,以“比看”促实效、促担当,擦亮“一件事一次办”品牌,提高政务公开的含金量、覆盖面和参与度,主动回应群众和社会关切,为群众解绑、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为基层减负。
同时,慈利县坚持把民生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放在前面,坚守人民信访为人民的初心,瞄准群众“急愁难盼”精准发力,建立“下访”、“约访”、矛盾排查、调处等工作机制,工作人员主动走出办公室,把“接待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群众的家中,将“信访”化解在萌芽状态。
截至5月底,慈利县共发生来县上访199批634人次,受理人民来信25件,受理网上投诉260件,受理率达100%。全面叫停噪音施工,发放禁噪宣传单3000余份,开展夜间整治行动12次,关停噪音污染源62起;规范取缔流动摊点101处,规范越门经营行为100余次。
在疫苗接种工作上,该县根据各乡镇常住人口数及时将疫苗分配至各乡镇,缓解城区接种压力;在城区接种点安排专人进行引导,在醒目位置张贴接种流程标示图,优化接种流程,全力解决群众接种疫苗难的问题。
开好“屋场会”,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1929年12月28日,红四军九大会议在古田召开,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5月20日,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新任党政班子在杨家坪村召开屋场会,与村民一起集体学党史,藉此集众智、合众力、共同谋划创建全域旅游目的地。
“希望阳龙公路沿线群众主动配合我们的控违拆违行动,让阳龙公路美起来。”屋场会上讲历史也讲未来,讲前景也讲问题,讲谋划也讲对群众期盼。这是一堂党课,也是一场控违拆违、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顽瘴痼疾整治的战前动员大会,肺腑之言直抵群众心窝,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
为推进党史教育走深走实,切实把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慈利县充分利用“屋场会”平台,既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让党员干部听到群众的心声、听到他们掏心窝子的话。
6月9日,长峪铺村史馆开馆,这是慈利县首个村史馆。展馆内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每一件物品,都讲述着村庄的历史和变迁。开馆半个月,这个曾经的“南方大寨”,就迎来上万名各地游客。
屋场会上,如何借助慈利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是村民们提出最多的问题。于是,慈利县顺势推出了“东线·星火之源、中线·峥嵘岁月、西线·古韵红土”三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并重点建设了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红色旅游综合型景点。不少乡镇村居由此成为“红色文旅”的“打卡天堂”。
与此同时,宣传部、政法委、司法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在全县开展“法治宣讲进农村、护航乡村振兴”主题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年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有机结合。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单位组成普法宣讲团深入全县广大农村,把法治课堂搬到了群众家门口、田野上……在屋场会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法治宣讲,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把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深深印在人民群众的心里。
一件件民生实事得以落地,一个个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是慈利县“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真实写照,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的彰显,是努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慈利县温故知新再出发,将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中铆足干劲、蹄疾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