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0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致敬百年 大道力行
   第09版:致敬百年 大道力行
   第10版:昂首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第11版:致敬百年 大道力行
   第12版:致敬百年 大道力行
   第13版:市州新闻
   第14版:致敬百年 大道力行
   第15版:致敬百年 大道力行
   第16版:昂首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第17版:致敬百年 大道力行
   第18版:昂首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第19版:时事
   第20版:时事
   第T1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2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3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4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5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6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7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8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9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10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11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12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13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14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15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16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17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18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19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20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21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22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23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24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25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26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27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28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29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30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31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32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34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35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36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37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38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39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40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42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43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45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46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47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48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50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51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52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53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54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55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56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57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58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59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60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61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62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63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64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65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66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67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68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69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70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71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72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74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75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76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77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78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79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80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81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82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83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84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85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86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87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88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89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90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91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92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93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94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95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96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97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98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99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第T100版:百年风华湖湘潮
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喜那抹“芷江红”

  入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长的侗乡风雨桥——龙津风雨桥。杨志东 摄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旧址。 杨志东 摄

  文学奠基、人生启蒙在芷江的沈从文的旧居。

  龚卫国 摄

  刀尖上的“非遗”传承——芷江沅州石雕。

  2015年9月3日,湖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芷江举行。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芷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黄 巍   龚卫国

  清新隽秀一热土,蓬勃朝气溢名城。

  “沅有芷兮澧有兰”,她由此而得名,继而声名远播。不屈的抗战历史,让她扬名海内外,成为享誉世界的胜利之城。 她,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和平城市——芷江。

  文化因旅游而兴盛,旅游因文化而精彩。

  近年来,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精准把握文化旅游发展定位,科学设置发展目标,打造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按照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立足芷江“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驰名中外的和平名城、独具魅力的特色侗城、区位优越的美丽边城、人见人爱的幸福小城”基本县情,升华“红色文化、和平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五大文化,让芷江文化旅游成为一张闪亮夺目的名片。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芷江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升级,实现全域旅游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县城、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长征片区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一生要去的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湖南省文明县城、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披着文化的霞冠、伴着生态的旋律、踏着旅游的快车,芷江打造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的大戏正精彩上演。

  搭建平台强交流 胜利名城和风吹

  今年2月3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International Cities of Peace)向全球公告,中国芷江获准成为第307座国际和平城市。据悉,芷江是继南京之后,中国又一个获此荣誉的城市,系全国第二个,湖南省首个。

  一纸降书落芷江。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向中国政府递交了百万侵华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图,并接受载有侵华日军无条件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史称“芷江受降”。从此,芷江以胜利之城闻名中外。

  硝烟散尽是和平。作为从战争走向和平的见证之地,芷江更懂得和平的珍贵,芷江人民也更理解和平的深刻含意。

  芷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充分发挥本土和平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和平城市建设新路径,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开展和平教育、和平活动、和平研究,唱响了“打造和平文化品牌,建设国际和平名城”的时代强音,向世界展示和平城市崭新形象,传播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发展理念。

  近年来,芷江将抗战文化升华为和平文化,加快和平文化基地建设,先后投资近3亿元,保护性地修缮了受降纪念坊、抗战胜利受降典礼会场旧址、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中美空军联队指挥塔旧址、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旧址等建筑物;新建了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陈纳德雕像广场等。

  在芷江受降旧址附近修建中华和谐与和平的标志性建筑太和塔、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和平大桥、和平电站、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等一系列蕴含和平意义的标志性设施和项目;相继成立和平文化研究所、和平文化研究会。通过全方位、多渠道搜集抗战文物史料,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平文化资源的完整性。

  2003年以来,芷江先后举办五届国际和平文化节和湖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70周年大会,让抗战胜利受降名城声名远播。受降旧址从1985年对外开放时的12亩发展到占地300多亩,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首个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国际和平论坛”作为国际和平文化节会的主题活动,是研究和平文化、呼唤世界和平的重要阵地。芷江汇聚了中、美、英、法、俄、韩等数十个国家的前领导人、专家学者及和平友好人士,大家聚集一起,搭建了芷江走向和平世界的平台,开启了芷江与世界友好国家对话的机制,倡导世界各国人民紧密团结携手、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不懈奋斗。

  借助“和平文化节”平台,芷江以和平文化为纽带,深耕与世界的交往,先后与法国诺曼底格朗康迈西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莫尔郡松鹤市、俄罗斯联邦列宁格勒州基洛夫斯克市缔结友好城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与法国二战胜利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与美国陈纳德纪念馆结成国际友好馆。

  如今在芷江,人们对和平不但娓娓道来,而且无论做什么,都要事先想想是否符合和平和谐的要求。人们的内心平缓舒坦,以积极态度参与社会事务,履行公民责任,顾大局、行谦让、讲和睦,讲礼貌、讲风格、讲秩序,侗乡处处呈现出一派和谐气氛。

  随着和平文化品牌影响范围的扩大,芷江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旧址创5A景区加快推进,去年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5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余亿元。今年1至5月,全县签订招商项目18个,总投资金额65.75亿元,成功引进云南湄公河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来芷江投资文旅产业项目。

  融入国际和平城市大家庭后,芷江正以光彩熠熠的崭新面貌,张开热情的双臂,向世界大声宣告:芷江欢迎你!

  传承保护焕生机 侗乡文化花绽放

  芷江,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建制史,其中芷江县城六度为州府治所在地。近代从芷江走出去的历史名人有出生成长在芷江的民国总理熊希龄,文学奠基、人生启蒙在芷江的沈从文等。

  芷江,一座独具魅力的特色侗城。

  侗、汉、苗、土家等25个民族在此和谐生息,其中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8.9%,是全国五大侗族自治县之一,也是湘西五溪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侗文化丰富独特、侗寨风景如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和平文化已成为芷江走向世界的名片。芷江同时加大对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保护,使这些文化的符号绽放异彩。

  县城的龙津风雨桥为入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长的侗乡风雨桥,万和楼为中国最大的侗族鼓楼群。侗族歌舞、侗族服饰堪称一道靓丽的民族文化风景,侗族大歌还被带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荣获2013年维也纳国际合唱节金奖。

  “芷江孽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芷江建立“芷江孽龙”保护基地。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成立孽龙艺术团,在土桥乡中小学、富家团村小学设立“孽龙”文化课。开展扎龙、画龙、敬龙、祈龙、游龙、舞龙、化龙等一系列“芷江孽龙”文化教学活动,传承和保护“芷江孽龙”。落户十万坪侗寨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沅州石雕”传习基地建成后,成为融保护传承、展示展览、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非遗与乡村旅游产业实体。

  走进芷江,一路青山碧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景象扑面而来。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芷江启动碧水、青山、蓝天工程,推出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目前,芷江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70.28%。

  为了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近年来,芷江开辟了“舞水生态长廊”、“明山森林公园”、启动了三道坑原始生态旅游等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外地游客纷纷前来芷江体验生态旅游。“一湖两岸”风光绮丽,四季瓜果飘香,芷江鸭、甜茶、虫白蜡、高山刺葡萄、柑橘等特产广受欢迎。

  黄畲侗寨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保存有50多栋明清时期的侗族民居,有着“云上侗寨”的美名。

  2017年以来,黄畲侗寨修缮改造了寨子里的吊脚楼、梯田旅游步道、古树林步道,修建起游客接待中心,每年举办一次过侗年和油菜花节,旅游业发展起来后,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芷江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坚持生态理念、历史文脉、地方特色、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塑形”和“铸魂”同步推进,村村“风景”变成了“钱景”。

  在发展过程中,芷江大力挖掘历史、文化、生态、特产、民俗、农耕节庆等资源,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培育发展了公坪、碧涌、三道坑、大树坳、禾梨坳等“网红打卡”旅游乡村,支持鼓励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乐、农庄、民宿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一个个村寨成为“美丽乡村”“旅游景点”。

  2020年,芷江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0亿余元。

  深挖细掘铸品牌 红色文化出新彩

  有人说,芷江是绿色的,这里有满眼的青山绿水,有跨越发展的田园之歌;但是更多的人说,芷江是红色的。这里走出了三次婉拒中央安排领导职务一门心思当中学校长的共产党人王一知,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的杰出画家、翻译家李风白等。红色基因早已深植于侗乡儿女的心中,成为芷江文化旅游最鲜明的底色。

  重走一次长征路、上好一堂专题党课、出版一批党史书、办好一批惠民事、新建一个陈列馆、宣传一系列典型……今年来,芷江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力挖掘整理县内红色文化资源,启动“十大工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不仅让峥嵘历史“活”起来,也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冷水铺政治干部会议的召开,为红二、六军团其后的长征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6月17日,来自长沙的游客张芳在芷江土桥镇冷水铺政治干部会议旧址认真听着讲解。张芳说, 红二、六军团长征在芷江,是一段意义深远的中国革命奋斗史;留下许多历史遗存,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芷江是革命老区县,处处有红色遗迹。1935年11月由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军团和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在完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开辟道路和掩护策应的战略任务后,奉命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2月28日起至1936年1月7日,红二、六军团先后进入芷江县境,历时11天,在县城河西宝庆会馆设立司令部,宣传革命,发动民众;在冷水铺召开“政治干部会议”,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在上坪发起“便水战役”,阻敌追兵,赢得主动。

  便水战役,是红二、六军团长征以来打得最激烈的一场战斗,敌我双方伤亡都在千人左右。红二、六军团虽然未能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但狠狠地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成功遏制了敌人穷追的步伐,使红军大部队得以从容转移黔东,粉碎了敌人扬言将红二、六军团消灭于湘黔边界的计划。

  近年来,芷江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红军长征在芷江的史实史料收集和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建设,自去年举办了重走红军长征路、群众文艺汇演、千架无人机飞越芷江空中红军长征造景表演、红军长征在芷江实物捐赠仪式等系列活动,全力打造“红军长征在芷江”为基础的红色文化。

  2020年,芷江被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县名单,属于湘鄂川黔长征片区的红二方面军重点县。经考证,芷江有以“便水战役遗址群”为代表的红军长征遗址16处,有以“黄甲街红六军团司令部旧址”为代表的红军长征旧址7处,有以“上坪红军纪念烈士陵园”为代表的纪念碑、纪念塔、烈士陵园、烈士墓等11处。

  为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芷江积极申报参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的建设,并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内容。成立工作专班,启动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二、六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宝庆会馆修缮和复原陈列工作,建设“红军长征在芷江陈列馆”,即将开馆。冷水铺红军政治干部会议旧址修复与保护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坪红军烈士陵园将进行提质改造,便水战役遗址、西凉溪红军指挥部等重要红二、六军团长征遗址纳入芷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统筹安排。

  今年3月20日,芷江县委县政府与红二、六军团将士后代在北京举行“红军长征在芷江”意见征求座谈会。会上,红二、六军团将士后代向芷江县委县政府捐赠了先辈生前绘画作品及革命先辈传记、回忆录等珍贵物品和书籍20多件。该县还积极组织有关文史专家、学者,充分调查全县红色文化资源,组织采写了《红军长征在芷江》一书,目前已经通过相关权威部门审核通过,即将出版。

  如今,芷江侗乡人民正依靠勤劳与智慧,努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使这张红色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