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瀚潞
6月27日晚,“百年正青春”湖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在湖南卫视播出。这一场跨越时空的百年青春对话,这一曲最美青春的百年颂歌,热情讴歌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深情表达对党的无限热爱和美好祝福,令人荡气回肠,心潮澎湃。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艺术的盛宴。
百年征程,步履铿锵。党的文化事业在湖湘大地演绎了一曲激越壮美的进行曲。从战火中的筚路蓝缕、艰难跋涉,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百废俱兴、拔节生长;从改革开放时期的春风激荡、大潮涌动,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激流勇进、百花盛放。今天的湖南文艺园地,精品力作层出不穷、文化产业活力释放、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明创建氛围浓厚……呈现出一派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景象。三湘四水,岸芷汀兰,馥郁芬芳。
“红船”启航,三湘四水波涛荡漾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红船”启航,三湘四水波涛荡漾。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贺绿汀、田汉、欧阳予倩、丁玲、叶紫、周立波等一批湖南爱国文艺家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以笔为枪,奋勇冲锋,发出时代的强音,吹响战斗的号角,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也给湖南撒下了红色文艺的种子。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湖南文化事业基础薄弱。彼时,整个湖南,文化场地屈指可数。追一场流动的露天电影、到土戏台下看场戏,是人们最为珍惜的文化娱乐活动。
1956年,毛主席提出“双百”方针,为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分类指导全省文化事业发展。文化振兴,由此启程。
周立波以《山乡巨变》开创湖南现代乡土文学的先河,《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剧热闹了三湘四水,《浏阳河》《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等歌曲传唱中国。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湖南文化建设欣欣向荣。到1965年底,全省建立了一个以文化馆、站为主的较完备的文化普及和宣传网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南迎来了又一个文化发展的春天。
莫应丰、韩少功、水运宪、何立伟、唐浩明等作家迭次涌现,“文学湘军”蔚然成军。戏剧家陈芜、音乐家储声虹、舞蹈家高地安、摄影家唐大柏等文艺家登台亮相,“文艺湘军”崭露头角。“出版湘军”迅速崛起,赢得“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的美誉。“广电湘军”初露锋芒,“湖南电视现象”凸显。长沙的黄泥街书市成为全国四大书市之一。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省初步形成了娱乐、音像等九大门类的文化市场。
改革为先,“文化强省”建设蹄疾步稳
时间进入新世纪,以文化体制改革为抓手,以“文化强省”为目标,湖南文化建设也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敢为人先”,是湖南人融入骨子里的精神气质。文化体制改革上,湖南勇立潮头。
2001年,省委、省政府确立“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以组建文化产业集团为契机,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启动。
2006年6月,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大会召开,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启动。12月,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将文化产业作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来建设。由点到面、由慢到快,湖南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进。
2009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富民,既包括物质上的富,也包括精神上的富;强省,既包括经济上的强,也包括文化上的强。当年,湖南文化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逆势上扬,成为湖南产值过千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011年,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走在文化强国建设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2016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文化强省建设的步伐走得愈加扎实、愈加自信。
“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文学湘军”等文化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湖南靓丽名片。湖南广电居2020“亚洲品牌500强”省级广电第一,中南出版、芒果超媒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湖南日报社大力推动移动优先战略,加快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主力军挺进主阵地,让主旋律更高昂。湖南文化和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文物和非遗迎来“新生”,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
未来几年,智慧广电数字生活服务将点亮人们的文娱生活。2020年12月3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促进智慧广电发展实施方案》,力争3年左右初步形成智慧广电新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集新闻资讯、视听节目、社会服务、医疗健康、数字娱乐、教育培训、智能家居等于一体的智慧广电数字生活服务。
文旅产业融合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3月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将“文化旅游”打造成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为全省“三高四新”战略实施贡献文化和旅游力量。
6月4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举行2021年5月重大项目调度会,中广天择总部基地项目负责人接过一面鲜艳的流动红旗,喜气洋洋。今年,他们的项目整体进度相对计划超前。在湖南,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园区正阔步前行,集聚程度和规模效应不断提升。
“重温入党誓词,每一次都热泪盈眶!”。6月25日,长沙橘子洲,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推出的新媒体互动产品《我宣誓——打卡红色地标重温入党誓词》引发群众打卡热潮。近年来,以湖南日报社为代表的我省各主流媒体,紧紧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打造一批现象级作品、爆款产品,推动湖湘文化传播。
2020年12月29日,省第十次文代会在长沙开幕。“文艺湘军”开始了文艺新征程。“文艺引智工程”、文艺名家工作室制度、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文艺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不断加强,湖湘文艺人才迎来盛事。
初心如磐,湖南故事愈加响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文艺创作高峰迭起,惊喜连连。《大地颂歌》《半条棉被》《从十八洞出发》《湖南为什么这样红》……一大批精品不断涌现,各文艺门类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越来越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湘字号”精品走向全国,文化大餐接踵而来。
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拥有璀璨夺目的湖湘文化、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和蓬勃发展的当代文化,在中华文化历史和现实版图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脚踏红色热土,湖南文艺界沉下去、贴地皮、走基层,像“秤砣一样沉入水底”,像“钉子一样钉进木头”,创作推出了一批有湘味、有温度的作品,让文艺的芳华尽情为人民绽放。
6月16日,民族舞剧《热血当歌》在湖南大剧院上演。青春热血舞剧讲述国歌创作故事,引人入胜。精彩演出的背后,是舞蹈演员们从2020年底到今年5月初4个多月“密不透风”的排练。
6月21日,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出品的音乐咏史剧《百炼成钢》收视、热度持续走高,“钢言炼语”彰显热血情怀。这一曲史诗与抒情的百年交响背后,是100天里1400多人兵分多路、赶拍赶制的“抢时”拍摄,是哪怕只有5秒的镜头,也要认真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的“死磕”。
6月30日,湖南美术馆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南省美术书法摄影展”开幕,一场艺术盛宴开启。盛宴的背后,是近两年来全省老中青三代美术家无数次的一笔一画、一雕一刻,是14个市州书法家、书法工作者无数次的挥毫泼墨,是上百位摄影师无数次的按动快门。
湖南文艺家的热血拼搏、锐意创新和“工匠精神”,成就了一个个的精品力作。
湖南摄影家谢子龙、严志刚双双斩获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原创滑稽节目《小夫妻》荣获中国杂技界最高奖项——金菊奖,花鼓戏《蔡坤山耕田》获第24届曹禺剧本奖,京剧演员张璇凭现代京剧《向警予》中的演出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一系列全国重要文艺大奖打上湖南印记。
报告文学《逐梦——湘西扶贫纪事》、长篇童话《一千朵跳跃的花蕾》、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湘剧《月亮粑粑》、花鼓戏《桃花烟雨》等精品力作频频亮相。电视纪录片《中国》《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电视节目《歌手》《声入人心》《乘风破浪的姐姐》等都引发了收视热潮,叫好又叫座。
其乐融融,文化惠民助推文明新风
“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是党的文艺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省就形成了龙舟节、“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文化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群众文化建设更迎来了盛世盛景。
时值炎夏,湖南文化场馆逐日“升温”,文化湖南IP催生“打卡热”。湖南省博物馆,假期一票难求;谢子龙影像馆、李自健美术馆等,观众排起长龙;湖南大剧院、长沙音乐厅等,好戏连台,演出座无虚席。
6月初,由省文旅厅举办的第七届湖南艺术节又在紧锣密鼓筹备中。每三年,全省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等荟萃争艳,准时与三湘父老见面,令人大快朵颐。每年超过1万场惠民演出,近30个精品旅游演艺项目,让三湘人民的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百姓为主角,“草根”当明星。从2013年开始,“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活动把舞台搭到田间地头,每年参演群众达数十万人次,演出5000余场,观众超过千万人次,在三湘大地上掀起欢乐浪潮。同时开展的“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推广活动,把交响乐、歌剧等高雅艺术带到城镇乡村,每年超过200场的演出,让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文化消费。
“金屋银屋都不如村里的农家书屋。”6月6日,永州金洞管理区的农家书屋里,村民王小东在书香中寻觅丝丝清凉。三湘大地上,一间间农家书屋传播着知识与希望,成为男女老少的文化家园。
偏远村寨里,许多农家的屋檐边白色的小“锅子”正在让三湘“户户通”,家家户户能看上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更多百姓享有文化红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今天,文化的馨香正在更深更广地向城市街巷和乡村农舍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