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燕娟 张斌
百年栉风沐雨,初心历久弥坚。
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年代,从风雷激荡的改革年代到开创新局的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永续辉煌的力量源泉。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湖南始终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锐意创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不断加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湖南,努力绘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壮丽图景,引领三湘儿女阔步迈向新征程。
坚持党的领导
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百年党史昭示我们,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至关重要,什么时候都要坚定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6月25日,湖南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带领大家,重温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感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的历史情怀,追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壮阔的征程,需要领航的力量。百年历史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湖南始终坚持把准正确政治方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湘大地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内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设环环相扣、高潮迭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拧紧思想政治上的“总开关”。
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锚定“一带一部”发展定位、奋进“三个着力”、“守护好一江碧水”、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牢记嘱托,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结合实际做,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在改革发展的主阵地、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有党旗飘扬的地方,就有了强大的政治领导力,就有了战无不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湖南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进行全面“政治体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省党风政风和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历史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赢得一切伟大胜利。
人民当家作主
是不变的鲜明底色
“S104芦淞段提质改造项目,145票!农村山塘整修项目,9票……”2月24日,株洲市芦淞区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146名人大代表投票选出该区2021年区政府“八大民生实事项目”。株洲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县市区全覆盖的市州。人大代表票决政府民生实事,成为我省越来越多县市区及乡镇人大会议的“标配”。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变的鲜明底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从1983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在各地区设立人大工作联络处,到1986年诞生全国第一个常设性质的乡镇人大主席团及其常务主席;从1993年开始广泛开展“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活动,到如今13195个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覆盖全省市县乡村四级……湖南“多管齐下”,大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成为现实。
村里的事,村民自己商量着办。一把椅子、一壶热茶,村民议事的“屋场会”开始了。这是如今三湘大地许多农村的平常场景。通过群众评议,将干部讲群众听的“一言堂”,变为群众可诉可说的“群言堂”,把“谁来解决、怎么解决、何时解决”交给群众代表讨论决定,充分体现群众意愿。从“豆选”到“屋场会”,再到村民议事会,基层群众享有更加广泛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湖南探索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之路越走越宽。
法治,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及时启动修改湘江保护条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制定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出台洞庭湖保护条例……湖南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着力提高法规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共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90件、修改68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一部部法规规章成为我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前进的生动缩影。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才能找到“最大公约数”。
人民政协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省政协积极探索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新形式新方法,建设“互联网+政协”,打造政协云平台,努力探索协商民主新渠道,打造“永不落幕”的政协会议。
86场远程协商会,打破了空间限制,进一步实现了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1700多个线下委员工作室,成为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开展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平台。
实现公平正义
是不倦的努力方向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在党的领导下,湖南坚定不移厉行法治,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一不小心告了交通运输局,还告赢了。确实感到,公平看得见。”滴滴司机曾某在搭载一位顺风车乘客时,被某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以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行为违法为由扣押车辆。曾某不服,诉至法院。省高院再审认为,曾某利用网络平台预约载客行为应认定为顺风车搭乘行为而不是非法营运行为,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程序违法,应予撤销。
这是今年4月省高院通报的一起“民告官”典型案例。从1986年汨罗出现全国首例“民告官”案,到“民告官”案终于见到“官”,再到一审“民告官”案件由25家法院集中管辖,“民告官”在今天的湖南已不再是新鲜事,老百姓不仅“告得了”,而且“告得赢”。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加强办案监督,严防冤假错案。仅2020年就依法批捕各类刑事犯罪3.9万人、起诉7万人。同时,监督侦查机关追捕1246人、追诉1529人,对刑事裁判提出抗诉394件,集中治理“纸面服刑”,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3488人。
安定有序,才能安居乐业。湖南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深化平安湖南建设的意见》,全省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通过深入开展“缉枪治爆”“禁毒会战”“反电信诈骗”等系列整治行动,2020年全省八类恶性案件降至近20年以来最低值。
黑恶势力,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湖南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扫黑除恶整体战、歼灭战和人民战争,共打掉涉黑组织、涉恶犯罪集团和团伙173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6427人,起诉涉黑涉恶案件2585件13251人,一审判决2321件11022人。
历史表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群众根基。
提升治理能力
是不懈的追求目标
“零资料、一次都不跑,线上报名,在家就能收到就读信息,太方便了!”6月1日,家住长沙市望城区月亮岛街道某小区的李先生兴奋地说。当天上线的望城区中小学入学报名系统,是该区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的最新成果。
2019年以来,湖南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幅整合流程、精简材料、集成服务,办理环节平均压缩70%、申报材料平均减少60%、办理时间平均缩减80%,基本做到办“一件事”只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全省总办件量超过7800万件,市场主体满意率达99.7%。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行政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
我省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模式,法治政府建设亮点频现,人民群众收获满满。
依法行政制度框架越来越明晰。2008年10月1日,《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施行,开创了行政程序地方立法的先河。此后,随着《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的出台,不断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我省在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方面率先在全国取得了重大突破,促进了各级政府“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
“开办家庭农场,家门口就能完成认定初审”“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不用跑县里了,在镇上就能领证”……近日,家住桃江县灰山港镇的居民欣喜地发现,在村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就可以“一门式”受理办结或代办服务事项多达70项。目前,全省已建成1933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2915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极大方便了群众就近办事。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梳理《湖南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出台《湖南省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晒出权责“家底”,推进权力“瘦身”;制定乡镇(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向基层放权赋能……湖南各级各部门下大力气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简政放权激活三湘春水,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红色热土湖南,正激昂奏响“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时代华章,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