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世敏 蒋 睿
古时,湘潭被誉为“天下第一壮县”。
壮县之壮,不仅在于楼宇整峻、商贾繁荣、城关鼎盛,丰沛优沃的自然资源与世代勤劳的湘潭人民,共同创造了当地独具特色、品类繁多的农产品资源。
沙子岭猪、湘潭矮脚白、九华红菜薹、湘潭湘莲、壶天石羊……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这些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生产方式,并融入当地人文历史,造就了特殊的产品品质,既是百姓舌尖上的美味,也成为湘潭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面面旗帜。
今年来,湘潭着力推进地标产品产业化开发,持续推进打造“雨湖·蔬鲜”区域公共品牌,打造“莲城吆喝”优质特色农产品地产地销平台,在步步高、绿丰农场等商超设立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专区,依托开发以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名厨四季菜单,启动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商场进餐饮进平台活动,让普通老百姓熟悉品牌,享受美味。
有“身份证”的土花猪
沙子岭猪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代,湘潭范围内养猪已很发达。在湘潭流传着这样一段选种谚语:“点头墨尾、无斑花、短嘴筒、蝴蝶耳、牛眼睛、筒子身、半腹肚(不拖腹)、开膛见奶、体质结实。”经相关部门考究,在商代湘潭养沙子岭猪已经较普遍。
沙子岭猪因原产于湘潭市郊沙子岭一带而得名,是我国“华中两头乌猪”的主要类群,具有产仔多、生长快、瘦肉多、肉质佳、杂交效果好、耐粗饲、抗病力强等优良遗传特性。2010年12月24日,沙子岭猪获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4年,原农业部重新确定沙子岭猪等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沙子岭猪作为“华中两头乌猪”的典型代表,正式成为国宝级保护猪种,沙子岭猪保种场成为国家级沙子岭猪资源场。
2017年,沙子岭猪获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湘乡风光无限好,壶天石羊真滋味
壶天石羊是湘潭市优良地方品种,因主产于湘乡市壶天镇一带丘陵山区而得名,是一个古老的肉乳兼用型地方山羊品种,拥有1900多年的养殖历史。
该品种毛色以黑色为主,四肢短小,善爬石山峻岭,民间有“石羊两块蹄,爬山能上壁”之称。壶天石羊皮下脂肪少,肉质细嫩,膻味小,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喜爱。2021年4月被农业农村部公示为“2021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目前,湘乡市壶天石羊养殖协会共有会员50多名,养殖范围涵盖壶天、翻江、月山、潭市等15个乡镇,186个行政村,现存栏3.8万只,年出栏7万多只。
“红土地”上孕育的“绿色菜”
素炒矮脚白是多年来湘潭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家常菜。据明末文字记载:矮脚白是由生长在湘潭的白菜经过历代选优汰劣培育出的农家品种,拥有“菜中之王”、“百菜不如白菜”的美誉,特别是冬季打霜后,口感更佳,又被称为“雪中碧玉”,具地方特色。
湘潭矮脚白单株净菜重0.6至1.0千克,品相独特,株型直立,植株较矮,叶丛合抱,束腰,叶面外翻。叶柄白色,较短,扁平宽厚;叶近圆形,稍皱,有光泽;生长快速、早熟,特耐寒、耐抽薹。
2017年12月22日,经原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湘潭矮脚白”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湘潭市所辖响水乡、鹤岭镇、姜畲镇、荷塘乡、射埠镇、杨家桥镇、易俗河镇、银田镇、韶山乡共计9个乡镇235个行政村。
目前,湘潭矮脚白登记生产规模2133公顷,产量6400吨;2020年,种植面积830公顷,产量12450吨。
传世“贡莲”名满天下
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湖湘。
莲与湘潭结缘已达数千年,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产量高,质量优良,驰名中外,饮誉古今,尤以“寸三莲”名声最著。湘莲历来作为进贡朝廷的珍品,故又称“贡莲”,被誉为“中国第一莲子”。
湘莲颗粒呈椭球体,皮色淡红,皮纹细腻,圆壮、均匀、饱满,三粒成熟的莲子竖向对接总长度为一寸,故称“寸三莲”。湘莲肉色乳白,子叶间空隙小,莲芯(胚)直,具清香味,适宜机械化去壳、去芯。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煮食易烂,肉质细腻,糯香鲜甜,总糖、蛋白质等含量居中国三大莲种之首。2010年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湘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湘潭县(湘潭湘莲)获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年,“湘潭湘莲”获评全省首批“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
“身披紫袍花满黄”
九华红菜薹曾作为地方进贡的土特产,被封为“金殿玉菜”。该品种因颜色佳、味道好占据了湘潭、长沙的各大蔬菜市场,并且远销广洲、深圳等大城市。
九华红菜薹平均株高50至55厘米;叶片全缘卵圆形,叶柄细长,叶柄和叶脉为深紫红色;菜薹粗壮呈紫红色,叶表面平滑,呈尖三角形,淡紫色。2017年12月22日,与“湘潭矮脚白”同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该品种广泛种植于湘潭市响水乡、易俗河镇、鹤岭镇、姜畲镇、射埠镇、杨家桥镇、银田镇、韶山乡等8个乡镇。
目前,九华红菜薹登记生产规模2940公顷,产量52920吨;2020年种植面积460公顷,产量172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