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高校社科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座谈会湘潭大学专场综述

  高文学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周年之际,由教育部社科司指导的高校社科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座谈会湘潭大学专场召开。来自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大家表示,要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与百年党史的互动关系

  专家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不断推进理论继承、创新与创造的历史。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认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历史的内在统一关系。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继承性创新、到集成性创新,到原始性创新的发展和跃升。

  清华大学肖贵清教授认为,在开辟中国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具有连贯性与整体性。这就需要从百年历程、整体性的视角分析和研究中国道路,才能理清中国共产党百年道路探索的深刻逻辑,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成功“密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专家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内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西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黄蓉生教授认为,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制胜之道,勇于自我革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我革命”的论述,是对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吉林大学韩喜平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与中国现代化的历程相生相伴,这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成功的独特之处。这一条道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人民发展需要,却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教授认为,在辉煌的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观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解决革命建设改革实际问题为旨归,以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业务知识、汲取历史经验为指向,以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学习为遵循,取得了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佑新教授认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为人民服务阐释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强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明确为衡量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客观标准,落实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政策,把“为人民服务”思想推上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时代是理论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专家们认为,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回答时代命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坚持人民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湘潭大学特聘教授李捷认为,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注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点问题”,既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还要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双向互动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双向互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向互动;“一脉贯通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创新成果贯通起来加以研究,还要高度重视对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史的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理论创新的历史,也是理论创造的历史,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原创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原理,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理论基础。在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原创性研究,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理论创造的历史。

  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认为,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大众化、实践化。具体化即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具体发展和具体呈现;大众化即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通俗化、普及化、群众化;实践化即既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推动中国实践,又以中国实践丰富和检验马克思主义。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谭方正指出,高校社科界要在知史爱党上走在前列。要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透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好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伟大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