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熊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师德专题教育的通知》,强调“涵养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深入挖掘高校各类课程中蕴涵的思政教育资源,促进课程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有机融合、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质新阶段,应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防止“贴标签”和“两张皮”现象。使课程思政理念、目标、方法贯穿教学全过程,体现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当中;结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全面挖掘、系统梳理、精准厘定各类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确保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将思政教育内容自然而然渗透到教学体系当中,使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善用历史变焦镜、思想透视镜、时代反光镜,让学生悦纳专业课程所蕴含的价值观,为培养既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又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青年人才提供坚强保障。

  推动课程思政理念进课堂、进教材,防止“形式化”和“表面化”现象。一方面,应在相关公共理论课程教学中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理念进学生头脑,加强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要用好用活百年党史这部最厚重的教科书,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党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学习重点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奋斗精神,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让学生更加明理、增信、崇德。另一方面,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应紧密围绕专业特色,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挖掘专业核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素材,找准课程思政的抓手和着力点。比如在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国际商务环境》中“植入”华为手机、中国动车出口等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系统阐释中国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历程,培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在编写专业教材时应将思政教育作为素质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一起纳入学习目标,使其系统化和科学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防止“教不了”和“教不好”现象。应强化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打造既有专业教学技能又具有思政教学技能的跨学科教师队伍。一方面,应围绕课程育人目标,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集中研讨、集中展示,大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应充分运用教学实践、专题培训、课程研讨、外出进修等手段和方法,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专业课教师应广泛关注国内外时事与大政方针,多与思政课教师交流协作,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对比等多个维度推敲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契合的元素,将其固化并丰富起来。比如引导学生在认知国际贸易历史演进和当代实践基础上,树立大国自信,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种子和梦想深植心中。

  多措并举创新教学手段方法,防止“不愿学”和“不爱学”现象。在课程思政实施理念上,应抛弃生硬说教,提高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在课程思政实施方法上,应提倡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喜欢学、学得进;在课程思政实施途径上,除课堂教学外,应延伸至第二课堂。比如邀请知名专家、企业家、优秀校友代表等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企合作单位,引导学生关注与专业相关的公众号或行业网站,使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得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助推学生树牢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商务系主任,副教授,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