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5月2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报人追忆袁隆平

  他是个爱聊天、爱艺术、爱生活的人

  湖南日报原摄影记者 唐大柏

  我比袁隆平院士小3岁,算是同龄人。上世纪70年代初,我就开始报道他,为他拍下过不少照片。

  那时,我到安江农校去过多次。安江农校当时条件很差,老师们既是教师又是农民。但是他就在那里潜心搞科研,很了不起。

  袁老师性格很活泼,多才多艺,还喜欢同记者们聊天、开玩笑。有一次采访之余,他过来对我说:想问你一个私人问题。我说,请问吧。他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我小学毕业都还差一年。他大感意外,追问我的经历。我就把我成为孤儿而辍学,后来如何参加工作队、坚持学习,一步步成为省报记者的经历讲给他听。他大大感慨了一番,说:“看来只要有志气、有向往,愿望就能实现。”也许在他看来,我的记者梦和他的禾下乘凉梦,是一样的。

  我为袁老师拍过不少照片,他特地来要过两张。

  一张是省内的书画家向他送画的照片。他是个很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和绘画艺术的人。他向我要照片的时候对我说,他在田里工作的照片很多了,接过奖章、奖状的照片也很多。他想要这张照片,一是因为他喜欢艺术,艺术与科学有相通之处,都需要细致、创造。二是因为画中描绘着江山多娇。他要提醒自己,没有肥沃的土地就没有科学的种子,而科学家的任务是让祖国的江山更加美丽。

  另外一张是少先队员为他系红领巾的照片。他开玩笑说,系上了红领巾,该显得多么年轻啊。这两张照片洗出来之后,我就寄给了他。

  后来,我的儿子唐湘岳子承父业,在《光明日报》当记者,也采访了袁老师很多次。袁老师不管多忙都欣然接受采访,从不推辞。2012年8月,在生态特色农业高端论坛开办前的采访中,袁院士还曾当着所有记者大声介绍唐湘岳:“小唐算我在新闻界最好的朋友了!” 除了采访,我们和袁老师很少见面,也没有过多的嘘寒问暖,但,能和袁院士结下两代人的情谊,我们深感自豪。

  这两天,我们把我给他拍过的老照片、唐湘岳为他写过的报道找了出来,慢慢翻阅。用这样的方式,纪念这位了不起的农业科学家、我们的好朋友。生命有限,友谊永恒!

  三件珍贵的纪念品

  湖南日报原科教部主任 谭毅挺

  多年采访袁隆平院士,不仅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还保留了他给我写的信、他修改笔迹的采访稿件等多种纪念品。其中最珍贵的为以下三件:

  2001年2月,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回到长沙不久就跟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左连生说,他要奖励多年为宣传报道杂交水稻作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新华分社的杨善清、湖南卫视的罗英和湖南日报的我。这年3月,我们三位记者被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夫人邓哲大姐和左连生书记给我们三人颁发一份由袁老师签名、省农科院盖章,写着“我们新闻界的好朋友”几个大字的奖励证书,还颁发了奖金。我们三位记者都非常激动,这份证书对我来讲是份无比珍贵的纪念品。

  1995年秋季的一天,湖南省溆浦县双井乡桂花村农家女刘华莲和她的农民父亲带着一小纸盒子桃子来到报社找我,并拿出一封袁隆平院士给我的亲笔信。袁老师在信中介绍,刘华莲1986年高考落榜后回家务农,她在父亲的鼓励下落榜不落志,钻研起种桃子的技术。她父亲曾在安江农校读过书,就让她写信向自己的老师袁隆平求教,袁隆平立即从多方面给予指导,终于育成被专家称赞为“天下第一桃”的新品种。刘华莲边说边打开纸盒,让我们办公室的同志们品尝,那味道真好,是我吃过最香甜的桃子。我们科教部的邓梅辉立即采访了刘华莲和她父亲,袁隆平指导农家女育出“天下第一桃”的通讯在湖南日报头版见报。袁院士给我的亲笔信,也就成了我的珍藏宝贝。

  为了纪念湖南日报创刊70周年,湖南卫视记者要我介绍采访袁隆平的情况,我把我保留的多篇采访袁院士、并经他修改过的稿件给他们看,他们对一篇很小的稿件非常感兴趣,那是2001年7月10日下午采访超级稻一项成果的稿件。原稿的标题是《袁隆平培育超级稻取得重大进展》,袁隆平把自己的名字划掉,改为“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他们便要我介绍采访的经过。这段采访,不仅湖南卫视在报庆节目中播出,后来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播出,中央台赞扬道:“在袁隆平心中,荣誉永远是大家的。”

  这三件纪念品,折射着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怀,为人本色,让我永远敬佩敬重!

  袁老师启示我们创新写新闻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原编委,现湖南省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 刘爱民

  教学科研一辈子,袁隆平最习惯人们称他为袁老师。而我1981年从湖南农学院进入新闻单位,长年报道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也习惯称他为袁老师。最深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各种科技成果及其推广的关键就是“创新”二字。但和袁老师打交道,每每感念的不仅仅是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更有采访过程中他对搞好科技报道创新的一些特别启示。这,也许是我们新闻从业者从袁老师身上获取的特别财富吧。

  1987年初秋的一天,我在广州回长沙的火车上偶遇从南繁基地回来的袁老师,我向他问起,杂交水稻推广当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毫不隐晦地说,是自发制种。“这个你们记者要好好报道一下,千万搞不得啊,会把杂交水稻的前程断送掉。”

  我边谈边想,就酝酿了一个“反曲”,赶着回来发了《袁隆平呼吁狠刹自发制种歪风》,借袁隆平之口把为什么杂交稻不能搞自发制种的道理扎扎实实地科普了一番。省农业厅专门向省领导写出专题报告,附上了这个报道。时任省长熊清泉随即召开了有21个自发制种情况的县市区参加的紧急会议,终于刹住了这股歪风。

  2007年6月3日,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湖南省委大礼堂举行。报告会之前,书记和省长请袁隆平站在中间,并且邀请袁夫人邓哲一起来拍照。没想到邓哲笑脸盈盈,连连摆手婉拒。

  那天,最后一个环节是袁老师和小朋友们互动。小朋友用英语问袁老师多大年纪了:“How old are you?”袁老师风趣地开玩笑:“应该说‘How young are you?’这是我的发明,叫做青春几何。我今年青春77岁,还年轻呢。 ”一番话惹得大家哄堂大笑。那天的报告会非常成功,满堂喝彩。最后,袁老师来了一句:“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我的那个‘她’,就坐在台下一排的正中央。”被点名的邓哲老师只好起身向大家鞠躬致意,很少见过袁夫人的听众们笑声掌声响成一片。那天的报道,我没有当会议新闻来写,而是写细节、写掌声、写笑声。这个报道,当年被评为全国省级党报好新闻一等奖。

  我退休后,担任了湖南省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学会每年都要评选湖南省十大科技新闻。几乎每年都有袁老师及其科研团队的成果入选十大科技新闻。我们新闻人相信,袁老师虽然走了,但他开创的杂交水稻事业却会呈现更加波澜壮阔的发展势头,在保证世界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功用。科技新闻的创新,也会受此激励和启发做得更好。袁老师,您好点走,慢点走,等着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廖慧文 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