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湘江周刊·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5月2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画面感受罗攀的人文温度

  罗攀作品《家乡的葡萄园》

  李辉武

  我以为,罗攀先生的绘画不仅写下了他对艺术彼岸的无尽向往,也彰显了他作为一位当代知识分子的生活格调与文化理想。婆娑的竹影,野逸的兰草,嬉闹的鸦雀,翔游的鱼虾,这些生机盎然的笔墨意趣,于泛游都市商海中的罗攀而言,牵动的或许不仅是他醉心的田园记忆,还有明心见性般的文化自省和人格锤炼意义。

  罗攀,湖南安仁人氏,早年毕业于湖南省轻工业厅电大全日制工艺美术专科班。此后数十年游走于文化艺术行业,现为湖南舵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掌舵人。走进他的办公室,你会立刻被一股强烈的文化氛围所笼罩。案台上被染成花白的画毡,笔架上各色型号的竹管笔,还有书架上鳞次栉比的字帖画集……这里并不像一位企业家的办公室,而更像是一间艺术家的工作室。

  曾文正公将“书疏鱼猪,早扫考宝”八字箴言作为修身齐家的训诫,而从罗攀工作室里的布置陈设里,暗示出某种类似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链接起他的个人选择与人生境遇相互依仗的联想关系,同时也传达出罗攀在个人心性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纠缠与坚守。

  事实上是家庭氛围的熏陶埋下了罗攀钟情于艺术的种子。他的双亲是故乡里受人尊敬的乡村教师。父亲罗萱筠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南唯一一所艺术高校——湖南艺术师范学校(华中艺专)招收的首批学生,与著名画家陈白一、黄铁山、朱辉、李习勤、李立、易图境、欧阳笃才等为同学校友。在1957年出版的《湖南省第一届全省美术作品展览目录》上亦可找到罗萱筠的名字。耳濡目染的他从小便对绘画充满了兴趣。中学时代背着绿色画板,在青山古树旁,碧波杨柳岸作画的背影业已成为他的同学发小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印记,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更让他成为同龄人艳羡的对象。时至今日,虽商海浮沉,依然初心不改,钟情于笔墨纸砚间点染出的田园记忆。

  “幼年时代父母单位还未分房时,罗攀一家寄居在村民刘大叔家中,土砖砌成的农房挤着十几号人,显得有些拥挤,好在青山绿水环绕,门前的永乐江,屋后的大山,总是能看到罗攀和孩子们下江游泳抓鱼,上山打鸟摘果的愉快身影,儿时的花鸟鱼虾也都成为了如今跃然在罗攀创作中的经典元素之一。”如果说每一位艺术家都可以找到一个思维的起点,那么罗攀的创作起点就蕴藏在这段友人撰写的文字中。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在罗攀的画面里总是出现那一尾尾活泼的鳜鱼,一只只神奇的公鸡了。

  在我看来,罗攀的笔下,笔墨不能成其问题,造型也无伤大雅,构成法则更显羁绊,最关键的是以最为直观的语言抒发出他内心的情绪和故事,就是那种如身临其境的画面情境性。看,那几尾水草间的鳜鱼和那群呼朋引伴的雏鸡,不正如乡间嬉闹的儿时玩伴吗?还有那幅墨竹图,与文同墨竹里的清高文气、郑板桥墨竹里的照壁清影相对照,显出的是一股强烈的生活气息,否则,竹根旁那几株带着露珠的笋就不会出现在画面里了。齐白石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我想,从遵循内心的性情与追求来讲,罗攀的画面意趣诚不欺世也!

  革命家张闻天曾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在我看来,罗攀的绘画和生活情境,充满了这种生活理想主义的情怀和追求理想的现实主义色彩。这种二重奏的人生状态,造就了他这种在商海喧嚣中向往艺术彼岸的人格造型和文化禀赋,从而让人能在其画面笔墨里爽利地感受到他那种人生事业里的人文温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