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永平 付红梅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争的新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因此,必须不断进行话语创新,构建立足实践、扎根群众、追随时代、放眼世界的话语内容体系,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
立足实践进行话语创新。科学的理论来源于鲜活的社会实践,坚持理论的实践性,就必须把握新时代网络话语权构建的“热度”,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情况,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为核心元素,着力解释、解答和解决“中国梦”伟大征程中的现实问题,让主流思想转化为“接地气”的有温度的网络话语。立足中国实际,既要传达好党的声音,使普通老百姓接收、接受并认同党的创新理论;又要始终关注新时代我国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引发的现实问题,表达人民的心声,使党和国家在治国理政中可以解答人民对现实问题的困惑,从而使网络话语对现实问题具有强大实践指引力、对中国未来愿景具有强大引领力、对实现“中国梦”具有伟大凝聚力。
扎根群众进行话语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是新时代网络话语体系建构的价值取向,关注人民利益诉求是其突出的理论特质,也是其吸引力不断增强的实践逻辑。只有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取向,始终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利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定站稳人民立场,紧密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精神追求,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用人民群众熟知的话语内容来阐述理论,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人民面临思想的彷徨、精神的迷惘和理论的困惑,网络话语要以问题为导向,设置“大众议题”,提供“入眼、悦耳、动心”的产品,充分发挥其阐释理论、引领思想、构筑价值等重要功能,力求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精准契合人民需求,增强网络媒体的“吸粉”能力,这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追随时代进行话语创新。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弘扬新时代主旋律,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才能真正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关注新时代的思想争锋与理论批判,确保更多人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成为现实。在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中,需要我们跟上时代潮流,号准时代脉搏,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艺术,运用“显硬气”“藏底气”“富生气”的语言艺术,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概念、理念和理论时代化、具体化、大众化,力求将意识形态话语的时代性、创造性以及可接受性等凸显出来,使网络空间更有效发挥新场域中理论高地的重大作用。
放眼世界进行话语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必须增强国际话语主导权。以公共外交为依托做好对外传播,用西方学者和群众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阐释中国道路,让世界听懂中国声音,提高“中国叙事”的能力,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认同,增信释疑。在“争取国际场域”方面,力求冲破西方话语霸权围攻的尴尬境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国际化的思想,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叙事”风格,进一步增强中国声音在世界范围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