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平
以王金石教授领衔创作的《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长画卷,令人收获了不少惊喜!画卷之绵长,内容之丰富,构思之奇特,手法之新颖,都可称得上当下中国山水画美术创作的扛鼎之作!它既是对湖湘文化一次全景式的艺术勾勒,也是绘画艺术反映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一次非常可贵的探索,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山水画创作的局限,扩大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美术创作表现人文社会的内容,刷新了人们的视觉观感,称其为中国当下山水画创作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毫不为过。综观其画作,有以下特点:
一、在潇湘文脉的艺术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作为印象或观念上的“潇湘文脉”,在一般人脑海里,大多是一种概念或碎片的存在形式,《锦绣潇湘》以艺术的表现方式,将这一“概念”具象化、系列化、视觉化,是一大创造。
无论是线描的还是水墨的《锦绣潇湘》,作者匠心独运地将潇湘文脉“化入”千里江山图谱之中,这是以往山水画难以见到的创新。为了在画面上表现出潇湘文脉的悠久绵长与巨大影响,《锦绣潇湘》突破了以往中国山水画一般只单纯表现山川河流的局限性,创造性地将能体现历史影响的人物,通过其特定的象征物(如故居、庙塔、书院),将山川河流与之关联起来,体现其特殊的人文意义,在“咫尺千里”之间,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极大地拓展与丰富了绘画艺术的人文历史内涵。长卷不但具有厚重的历史感、鲜明的时代性,还散发出城市山水浓郁浪漫的气息。作品在表现名山秀水绮丽风景的同时,也绘出了城市文明的浪漫底色,作者运用抒情的手法,画出新时代城市山水的秀美来,构成了这幅长卷的另一种艺术的努力与追求。
二、丰富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段
全景式表现山川特点与社会风貌,是中国画的一大传统,源远流长。
在中国美术史上,类似的全景式的艺术表现,当首推宋代的《千里江山图》与《清明上河图》,前者以南方的峰峦与江河为主线,将起伏绵延的山峰与烟波浩渺的江河融为一体,亭台楼阁与古屋民居散落其间;后者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街市盛景与活动在其间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它们以全景式手法,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特殊景物,一直为美术界所推崇,为世人所称道。
《锦绣潇湘》借用了上述这种全景式的表现手法,在72米长的线描长卷与36米长的水墨长卷中,将湖湘的山脉水脉文脉人脉融为一体,既汲取了《千里江山图》山水相连、水绕山转、山牵水依的绘画特点,又融入了《清明上河图》景物两旺、以景衬物、以物烘景的特点,将南岳七十二峰的神奇秀丽、峰峦叠立,潇湘由南向北的蜿蜒曲折、绵延伸展,以及在这方水土上诞生的、由古至今的著名历史人物的故居与地理标志,一一集合起来,构成一幅幅云蒸霞蔚、波澜壮阔,既生动活泼,又威武雄壮的历史画卷!它用绘画的形式,将当代的湖湘风貌,全景式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艺术地诠释了“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文化蕴涵。
三、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宽度、深度与厚度
中国历代山水画,多为单纯的山或水等景物的实景描摹,如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的《潇湘图》,在画面内容的取舍上,纯粹、独立、隽永。很少有似《千里江山图》这样复合的、恢宏的、多视点的作品。而《锦绣潇湘》则不但在山水景物上采用了《千里江山图》同样的创作手法,而且通过将潇湘名人的故居或活动场所,融入到七十二峰和湘水流域之中去,来表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湖湘文脉,将山脉、水脉与文脉、人脉的有机结合,从而凸显出锦绣潇湘蕴藏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悠久与丰富,极大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宽度、深度与厚度。
《锦绣潇湘》还通过其成功艺术实践,探讨出一套独具一格的点、面、段绘画技巧手法。
虽然画幅长达72米,但相对于山峦林立的南岳七十二峰,和全长近千公里的湘江,还有积累了上千年的湖湘文化内容,要在有限的画面上表现出来,难度是相当大的。如何选择处理好这些不太容易忍痛割爱的创作素材,尽可能在有限的画卷上,承载更多的秀美山川和人文历史与社会内容,对于艺术家的创造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王金石教授认为:人的记忆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在创作时,要反复琢磨画笔下的山川地貌特点与周边人文环境特点,如韶山毛主席故居、齐白石故居、曾国藩故居等建筑特征与周边道路环境特征,就存在着如何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问题。创作者抓住人们对那些特殊标记的景物都有很强的记忆点和辨识力这一能力,进行有选择性的巧妙构图布局。如为衬托南岳主峰祝融峰的雄奇与苍茫,将祝融峰在画面上的地理位置抬高,从而体现出领袖群山的南岳气势!将通往齐白石故居一条有特点的道路保留在故居旁,契合了熟悉齐白石故居周边环境的记忆点与辨识度,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这些点与面的处理,为山水画创作如何做到“咫尺千里”而又不“失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另外,发挥速写(线条)的优势,来表现衡山山脉的肌理,也在《锦绣潇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王金石教授充分发挥其擅长线描的特点,勾勒南岳七十二峰山形山势特点,使不易绘制的南方山水,在画面上轮廓突出、形象清晰,将南方山的崎峋、水的圆润,体现得十分到位,为南方山水画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创造性样本。
(谭伟平,博士,教授,怀化学院原党委书记,现为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作协评论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