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5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保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05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06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07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08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09版:要闻
   第10版:专题
   第12版:奏凯脱贫攻坚 再唱乡村振兴
   第13版:昂首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第14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15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16版:观点
   第17版:市州新闻
   第18版:市州观察
   第19版:时事聚焦
   第20版:时事
   第21版:公告
   第22版:公告
   第23版:公告
   第24版:公告
   第25版:湘江周刊
   第26版:湘江周刊·湘韵
   第27版:湘江周刊·艺风
   第28版:湘江周刊·悦读
   第29版:刊18——19 刊22——23中缝
   第T1版:十八洞村新闻漫画特刊
   第T5版:十八洞村新闻漫画特刊
   第Z0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第Z0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花垣
   第Z03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沅陵
   第Z04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城步
   第Z05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双牌
   第Z06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石门
   第Z07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双峰
   第Z08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凤凰
   第Z09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洪江区
   第Z10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慈利
   第Z1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平江
   第Z1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会同
   第Z13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安化
   第Z14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祁东
   第Z15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宁远
   第Z16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新晃
   第Z17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古丈
   第Z18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武冈
   第Z19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涟源
   第Z20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江永
   第Z2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茶陵
   第Z2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芷江
   第Z23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桂东
   第Z24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洪江市
   第Z25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武陵源
   第Z26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新化
   第Z27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炎陵
   第Z28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隆回
   第Z29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吉首
   第Z30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洞口
   第Z3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新邵
   第Z3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汝城
   第Z33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宜章
   第Z34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中方
   第Z35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鹤城
   第Z36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溆浦
   第Z37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通道
   第Z38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靖州
   第Z39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麻阳
   第Z40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辰溪
   第Z4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邵阳县
   第Z4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绥宁
   第Z43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新宁
   第Z44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泸溪
   第Z45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永顺
   第Z46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龙山
   第Z47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江华
   第Z48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安仁
   第Z49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桑植
   第Z50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永定
   第Z5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保靖
   第Z5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新田
2021年04月3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酉水明珠淌金银
——保靖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保靖县国茶村万亩生态黄金茶园。通讯员 摄

  保靖酉水国家湿地公园风光如画。通讯员 摄

  酉酉橙(脐橙)具有果型美、甜度高、肉鲜嫩的独特优势,成为保靖柑橘的代表。通讯员 摄

  导读

  保靖县以“7+2”工作法破解精准识别工作难题,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等“4个清单”,做大做强黄金茶、油茶和柑橘“两茶一果”特色支柱产业,依托民族文化优势和吕洞山、白云山、酉水河“两山一河”自然环境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3.59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541个。至2020年底,全县11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珂沣 李寒露

  通讯员 黄益民 易果

  4月的保靖,酉水传情、群山叠翠,处处芳菲浸染,城乡大地生机勃勃。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农家小院清秀靓丽,美丽乡村风格迥异,村民露出灿烂笑脸。

  保靖县是酉水之畔的一颗明珠。8年来,该县纵深推进脱贫攻坚战役,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3.59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541个,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8.45亿元支持脱贫攻坚。2020年12月,全县20466户8264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11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高质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攻坚看干部

  2013年11月,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保靖县创造性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探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7+2”工作法,破解精准识别工作难题。

  “7”即用群众参与、干部一线、政策宣讲、整户纳入、关爱特殊群体、责任体系、资料保存7个到位解决贫困户评议问题;“2”即通过《保靖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六件事”阶梯排序测评指导表》《保靖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六件事”登记表》,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将此法作为脱贫退出的参考办法,提高识别和退出精准度。

  保靖县37名在职县级领导包村战斗在一线,74名后盾单位“一把手”担任驻村教导员,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4个清单”,督促6230名帮扶责任人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打通扶贫政策精准到户到人“最后一公里”;乡镇干部钉在一线作战,班子成员每周宿村2晚;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融在一线奋战。

  保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带头开展“三走访三签字”工作,每年遍访172个村(社区)。至2020年底,县委主要负责人累计签批“走访发现”518期,交办并解决问题542个。

  “以前刷牙用屋檐水,里面有跟头虫。”近日,保靖县迁陵镇杨家村74岁的村民张大应告诉记者,杨家村是典型的岩溶干旱村落,饮水问题成为村民的心头痛。“县委主要领导9次进村,为乡亲们解决了喝干净水的问题!”张大应说。

  保靖民族中学初中部学生张明杰,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5年前,县政府主要领导与张明杰一家结成帮扶对子,与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连续多年,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次来看他,都给他带水果、衣物和浓浓的关爱。如今,张明杰成绩升至年级前列。

  保靖县还创新开展“三个一”专项行动,帮扶干部每月去贫困户家吃一餐连心饭,每户建立一台明白账,每户培养一个明白人,增进了与贫困户感情,促进了政策、责任、工作落实。

  小康看老乡

  4月8日,保靖县水田河镇孔坪村异常热闹。当天,保靖排家黄金茶产销专业合作社给孔坪村及周边马尾村、中心村、新寨村、水田村等村667名茶农分红,资金达30余万元。

  一两黄金一两茶,万里新叶万里香。今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湖南7个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名单,保靖黄金茶榜上有名。保靖黄金茶是保靖县古老、特异、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原产于黄金村。黄金村至今仍存有树龄400多年、被人们称为“可以拿来喝的文物”的古茶树。

  保靖县借助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岳阳对口帮扶等力量,扶持黄金茶产业发展。累计投入8.8亿元,做大做强保靖黄金茶、油茶和柑橘“两茶一果”特色支柱产业。

  碗米坡镇迎丰村茶农彭图进对记者说:“我种植的保靖黄金茶2号茶,现在鲜叶每公斤卖360元,有时能卖到400多元呢。”

  目前,保靖黄金茶种植面积达12万亩,油茶种植面积8.79万亩,柑橘种植面积15.6万亩。保靖黄金茶年产量达860吨,生产总值达9亿元。7万余人从事茶叶生产,带动2万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非贫困人口近5万人受益。保靖县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一百强”“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等。

  吕洞山镇夯吉村45岁的村民张明进,前些年为两个儿子治病,欠债40多万元。2014年,在镇村帮助下,他开始种植茶叶。现在,他家茶园已达50多亩,不仅还清了外债,修了新房,还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在保靖县迁陵镇魏竹路社区茶婆峰,2400多亩保靖黄金茶全部追施有机肥。鼎盛茶叶公司负责人文兴忠告诉记者,这里建起了湘西最大的黑茶生产线,出品湘西唯一的黄伏砖茶,黑茶年产700吨,2020年仅鲜茶收购费用就达1100万元,直接带动890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

  保靖县在全省率先举办“湘农荟”直播活动,县长为保靖黄金茶直播代言;举办县内消费扶贫专卖会,开展名优农产品进山东等活动。目前,保靖完成消费扶贫63家供应商219个扶贫产品认定,完成销售额2.396亿元。

  山水淌金银

  保靖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森林覆盖率达70.2%,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0天、优良率95%以上。山城相融,山水相依,保靖县城被誉为酉水河畔的“威尼斯”,2017年入围“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近年来,保靖依托土家族苗族聚居的民族文化优势和吕洞山、白云山、酉水河“两山一河”自然环境优势,推动全域旅游和文旅融合,发展民宿经济,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2020年12月,迁陵镇府库村“202村”民宿建成,该民宿毗邻酉水河,距县城仅7公里。据介绍,公元前202年,保靖县首次建县,名为“迁陵郡”,该民宿的名字由此而来。位于葫芦镇国茶村的“茶庐”民宿,以保靖黄金茶文化为载体,也于当月投入运营。海拔1000多米的白云山顶,2018年开门迎客的白云邨民宿,依山而建,傍林而栖,以土家吊脚楼为建筑基调,简约中透着历史厚重感,成为白云山文旅融合的一颗明珠。

  目前,保靖建成民宿46家,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年收入超过800万元,带动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春节期间,保靖“202村”民宿、白云邨民宿生意火爆,陇木峒、吕洞山景区游人如织,天开文运风情园、乐和山庄、仙泉山庄等景点人气旺盛,吕洞山祭祀场所、国茶村茶文化中心、比耳艺术小镇等景点成为游客文化体验热门选择。

  “十四五”开局之年,保靖县将围绕打造“黄金茶城·酉水明珠”,全力做好做足茶旅茶城文章,努力建设优势产业样板县、乡村振兴示范县、改革创新先行县、协调发展引领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