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杂交水稻发源地——洪江市,是闻名全国的水果之乡。该市将“黔阳”牌水果,打造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果”。同时,积极打造雪峰山脉“湖南西部中药谷”,药材种植面积已达6667公顷。该市贫困发生率2013年底为12.0%,2020年降为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雷鸿涛
通讯员 兰卓湖 谌孙存 周圣华
地处雪峰山麓沅水之滨的洪江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市。这里群山环抱,林峰苍莽,被誉为物种变异的天堂。20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从这里走向世界。1945年,抗战终曲雪峰山会战在这里荡气回肠进行,闪耀着一种不屈的精神。
2013年,雪峰山下,进驻了一批新的队伍,活跃着一支新生力量——精准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2017年,洪江市整市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战凯歌高奏。今日洪江市,处处生机勃勃。
山果畅销村民乐
4月中旬,虽然柑橘树上不见了柑橘,但在洪江市禹甜科技有限公司网店上,黔阳晶黄金贡柚却销售火爆。
“我们的果子香甜多汁,产自天然美丽的洪江市,这里是杂交水稻发源地哦。”在镜头前,公司负责人屈禹甜熟练地直播卖货。
洪江市生态良好,是闻名全国的水果之乡。通过建设实体门店和互联网销售平台,打造“黔阳瞐”特色乡土品牌,助推家乡生态水果及农特产品牌打造和销售,屈禹甜和她的团队一年卖出洪江市的水果100万公斤,带领和帮助近2.5万名贫困群众增收。
前不久,洪江市黔城镇桃源村漫山遍野的桃花竞相开放,迎来一批又一批踏青赏花的游客。
“春看桃花夏卖桃,我们发了‘桃’财。”脱贫户詹训瑶是桃源村的种桃大户,她乐呵呵地说,该村黔阳黄桃种植面积2000余亩,年产值400余万元,形成了“春花夏果”的乡村旅游经济和特色产业经济。
洪江市通过一系列产业奖励扶持政策“套餐”,将黔阳冰糖橙、黔阳黄桃、托口杨梅、安江香柚、丑八怪、黄金贡柚等名优农产品实行品牌整合,构建脱贫户与龙头企业、扶贫公司、合作社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实现90%以上脱贫户每户建成1个以上支柱产业。并通过各种节会和发展电商促进产品销售,开展线上线下消费扶贫,脱贫户稳定脱贫增收有了根本保障。
洪江市盛产柑橘,是冰糖橙的发源地,全市柑橘栽种规模已达40.21万亩,年产54.2万吨。洪江市冰糖橙、金秋梨、生姜、东魁杨梅、冰糖柚、大红甜橙、安江香柚7个品种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脱贫致富的“金果”。
搬来幸福新生活
4月中旬,漫步在洪江市湾溪乡集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整洁漂亮的新楼,水泥路通到门口,旁边一畦畦菜地充满生机……
在搬迁户丁碧龙的新房下面,大红喜字格外醒目。步入新房,只见冰箱、电视机等家电一应俱全。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响。
“以前一家人住在湾溪乡云峰村的山坳坳里,交通不方便;现在住在集镇安置点,亲朋好友都说我住进了城里咯。”正在厨房做菜的丁碧龙乐呵呵地说,前不久,住进新房的儿子还娶了媳妇。
易地扶贫搬迁给贫困群众带来的不仅是居住地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搬进这么好的房子里,上街赶集、小孩读书方便多了。”搬迁户陈梅带着孙子在小区散步,脸上带着笑容,她说,过去住在山上,由于山高路远,自己和老公只能在家种地为生。
如今,陈梅的丈夫王承东成了洪江市移动公司安装宽带网的工人,每天骑着摩托车早出晚归,忙完外面还可以照顾家里,一年仅打工收入就有3.6万元。
“十三五”期间,洪江市易地扶贫搬迁162户597人,建设项目涉及江市、太平、龙船塘、湾溪等6个乡镇,建设集中安置点7个。
为抓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洪江市还制定了“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帮扶二十条措施推进落实行动方案”,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药草飘香富农家
“原来家里困难,想出去打工,又牵挂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做事一天也有80元工资,不担心返贫!”在洪江市太平乡深溪村白芨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正在田间劳作的脱贫户蒋香英高兴地说。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洪江市把发展中药材作为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通过发展中药材产业,摸索出从“资金帮扶”到“产业扶贫”、从“输血”到“造血”,带动贫困农民增收并实现双赢的扶贫模式。该市发挥资源和地理优势,积极打造雪峰山脉“湖南西部中药谷”,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全力打造“种-储-加-销-研”全产业链,真正实现药帮忙、药致富、药发展。
洪江市有着发展中药材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物种变异的天堂”,入选首批“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成为全省八大中药材基地示范县之一。截至目前,洪江市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6667公顷。
“再加把劲儿,把这片地忙完就收工啦!”61岁的脱贫村民蒋明贵和十几个村民在安江镇扶车村中药材基地除草。
蒋明贵说:“村里联系我们到基地来打工,除了一天100多元工钱,还有土地流转费,对我们来说是‘双收入’。”
扶车村这片1100亩的中药材基地,是洪江市积极探索、因地制宜,与中药材市场主动对接,于2017年委托湖南新汇雪峰山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实施的省重点扶贫产业项目。目前,仅这一家公司就在洪江市建立了8个中药材基地,累计帮扶雪峰山片区贫困户598户1816人实现稳定脱贫。
干群同心奔小康
如何让家乡土特产由“土”变“金”?返乡创业的洪江市黔城镇三江村党支部书记汤世松刚一上任就开始思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同村的80后返乡创业小伙明忠良一拍即合,创办了苗人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很快,以汤世松、周奇等村干部为董事会成员的这家年轻的电商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网页、微信公众号和淘宝商城,搭建了网络销售渠道。“藏在深闺”的农家土特产,飞出大山。
为激发脱贫户通过电商脱贫的积极性,黔城镇在三江村进行电商扶贫试点。采取双向模式,由镇党委、镇政府与苗人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公司为平台,对全镇扶贫产业进行规范化建设,集生产、销售于一体,服务到村党支部。同时,公司与种植大户、贫困户签订协议,采取多种形式与贫困户建立对接。在全镇范围内签约了多个“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基地,如茶溪村冰糖橙、高山村菊花、土溪村土鸡、桃源村黄桃等等。对签约基地,公司负责生产指导和全程监控,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解决销售难题。
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洪江市共有38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157名村支两委成员领衔或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20多条精品农业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30个,发展成员2万余人,其中党员1123人,帮扶困难群众6000余人。
扶贫赞歌绕雪峰山山间,乡村振兴冲锋号已吹响。人们正在如画山水间安居乐业,向着幸福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