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 卢嘉俊 通讯员 周波
时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4月15日,芷江侗族自治县洞下场乡瓮溶溪村,呈现一派热闹的劳作场面。脱贫户王庭玉夫妇抢抓有利时机,驾驶货车,赶往自家百合基地。
“百合是我家的支柱产业,虽然这批百合去年8月已种下,但为确保百合顺利生长,卖个好价钱,我们要经常去照看,除草、通沟,看看是否有牲畜破坏等。”王庭玉说。
今年50岁的王庭玉过去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家里也没有产业,日子过得很拮据。2014年,他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
2015年,他结束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家乡开始学习种百合。
种百合所需投入较高,资金不足成了摆在王庭玉面前的难题。驻村帮扶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他申请小额信贷和产业帮扶资金。
有了资金,王庭玉心里更踏实。但种植百合需要轮作且要求沙壤土,为了有地可种,帮扶工作队及村干部又带着他到处找适合种植的土地。
看着难题一件件解决,王庭玉信心十足,经常晚上还在劳作。“大家都在帮我,我自己也不能掉队!”他说。
2017年,王庭玉获得了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用于发展百合种植,他一口气种了12亩百合,通过精心打理,当年便获得丰收,他们一家顺利脱贫致富,并在当年买了车。
随着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王庭玉百合种植规模也发展到现在的15亩左右。
“我脱贫了,要带领大家一起富起来。”脱贫致富后的王庭玉,不忘带动身边人。
2018年,他带头成立了瓮溶溪百合专业种植合作社。贫困户王庭宽父子参加合作社,开始种百合,连续两年获得较好收益。“打算再种一年,给自家修建一栋新房子。”王庭宽说。
致富路上,王庭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正在当地职校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儿子王波说:“毕业后,我要利用自己所学,将村里的百合卖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