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邦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有一部电影,里面有一句歌词:“通向天堂有大路,人民公社是金桥。”如今,人民公社已成历史,但金桥还在乎?
阳光明媚中,我们走进了金桥。
长沙县高桥镇的金桥村,离星沙县城50公里,总面积21.5平方公里,总人口3900多人。这里,是高桥老街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有产销并举既农又商的传统,盛产水稻、湘莲和绿茶,明清时代48茶庄72店铺远近闻名。
这里,阡陌纵横,田园层叠,炊烟袅袅,瓜果飘香。金井河清澈见底,波光粼粼,载着两岸的安宁与甜蜜缓缓流淌,从村中蜿蜒穿过,投入湘江的怀抱;玉皇山、三尖林巍峨挺拔,郁郁葱葱,山中古树参天,寺庙林立,更添了金桥的壮丽与神奇。
村口,一条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敞开胸怀,热情地迎送络绎不绝来此观光的客人。路的两边,成行连排俊俏、葳蕤的枫树迎风招展,傲然挺立,毫不掩饰地将村民们的满足与自豪展露无遗。
许是秋婆婆的到来,枫树已悄悄地换上了新装,从下到上,由外及里,由绿泛黄,由黄转红,从浅红变为大红、深红,直至红遍全身。一眼望去,像一炬炬升腾的火焰,又似一团团萦绕的晚霞,将整个金桥染成一个赭红的世界。煞是好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惊叹之余,我不由得吟出了这句古诗。此地此景,不正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写照么?
“金桥为何对红枫情有独钟?”我好奇地打问。
“红枫代表相思,让我们记住乡愁,让外出创业的人记得家乡的味道。”村支书史勇维感慨不已,答话里充满了诗意。
是啊,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为国家建设发展献力,可不能让他们的家园荒芜、冷落!
老街后面,是一片开阔地,虽然秋天已近尾声,是作物生长的淡季,但青菜、豆角、辣椒等蔬菜不甘寂寞,仍然在顽强地汲取阳光与土壤的营养,实现快生多产,为丰富人们的餐桌尽己所能。
菜地中间,有一小块地方,面积约300平方米,四周以青砖铺路,栏杆围挡,里面花草茂盛,吐红争鲜,典型一精致、玲珑的小野地花园。
我探身凝望,只见吐着鲜红花瓣的美人蕉,撑着状若雨伞叶面的风车草,还有佩剑满身霸气凌人的花叶芦荻,密密匝匝,挤成一团,各自使出浑身的解数,争先恐后将水灵、鲜活与绚丽肆意挥扬。
“这是净化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见我们心生疑惑,史支书解说,“美人蕉、风车草、花叶芦荻都是吸收氮磷的‘高手’。”
我们恍然大悟,了解到“花园”的真相:在这些花草之下,隐藏一口深水池,村里各家的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道流入池子,通过里面的格栅池、厌氧池先后去除渣滓与有机物,再将污水抽上来,浇灌在这些花草上,由花草吸收净化后,从底下的卵石、沙砾层过滤出去,就成了透彻、明亮的纯净水了。经检验,达到一级A类标准,不仅可以养鱼,人畜饮用也没有丝毫问题。
真的吗?污水也能饮用,太神妙了。千真万确!生怕我们怀疑,支书的回答斩钉截铁。
“这需要多少投资?”身为财政人,对投资颇感兴趣。“150多万元。”支书回答。“钱从哪里来?”我知道,办任何事,少不了一个“钱”字。“政府投资,从治理生态环境专项中解决。”陪同一旁的镇党委书记彭万贵插话,“金桥的群众基层好,积极性高,是全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示范点呢!”
当有人介绍我是省财政厅的老领导时,史支书马上转过身来,冲着我,“感谢你们的支持!”我不好意思领谢,岔开话题,“拨款够吗?”“当然不够!”“那怎么办?”“想办法呗!”“情愿吗?”“情愿!情愿!这是大好事呀!”话语干脆,他连说了两个“情愿”。
多好的带头人啊!我无需再问下去。
望着那脱胎换骨、明净如镜静静流淌的“污水”,像乖孩子般地向金井河奔去,我心中如滔滔江水,激起了翻腾的浪花。如果广大农村排放的污水都成这样,那江河湖海、万物生灵该多么高兴,我们的生态环境又何愁不能彻底好转?
金井河边,竖立一块宣传牌,上面白底黑字,是一封“清水行动”倡议书。当我读到“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水更清,岸更绿,家更美”时,豁然开朗,算是彻底了解了金桥人的心声与行动。
沿河西岸,是一排排绿树簇拥,漂亮、整洁的楼房,或红瓦、或绿瓦盖顶,或涂料、或贴瓷饰墙,或金属、或原木精制门窗,各具风格,各有特色,与远近散落在林间、山脚、路旁造型别致、风味十足的农庄、商铺、民居遥相呼应,相映成趣,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田园阡陌携手一道,构成一幅天然、美丽、迷人的乡村画图。
我们边走边看,被眼前鲜亮、气派的民房所吸引,好生羡慕金桥村民宽敞、舒适的居住条件与环境。
突然间,我发现,在一栋民房门口墙上,挂一块精致的小木牌。走上前去,只见小木牌暗红油漆打底,镌刻描金,在上工工整整书写着几行字:“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吃亏,不使人吃亏。”
见我凝望良久,史支书跨上前来,告诉我,这是村里的“家训牌”,每家每户都有,牌子由村里统一制作,“家训”则由村民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拟定,挂在门口,每天出进都能看到,既让每个村民以“家训”为鉴,日行三省,又烘托气氛,促进全村的文明蔚然成风。
果然,一路过去,每家门口无一例外,都挂有一块“家训牌”:“友善宾朋,和睦邻里,尊老爱幼,帮亲助戚。”“积谷防饥,积德防老;送子读书,儿行孝道。”“干本分活,行侠义事,做正直人。”“先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虽内容各异,语言平实,但朗朗上口,通俗管用,倡导和谐文明、弘扬真善美的正能量尽在其中。
在村中一扇墙垛上,我看到了一幅巨幅水彩画:一老一少两个人,中间放一盆暖水,小伙子蹲在地上,毕恭毕敬、细致入微地替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洗脚、擦脚、剪趾甲;年迈的老奶奶高挽裤腿,双手搭膝,像小孩子似地顺从地接受小伙子的服侍,一脸的幸福在荡漾。多么温馨、感人的场景!
在金桥,我们还参观了家风家训馆、雷锋号志愿者服务站、邻里帮扶中心等精神文明建设场地,传承弘扬文明道德、行动实干的好人好事不胜枚举,无处不在,似烂漫的山花竞相开放,无不闪耀出新农村新风尚、新气象的光芒。
是啊,如今的农村物质条件好了,生活富裕了,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顺心、甜蜜,老祖宗传承下来的道德风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不能丢啊!
郭桥,一座百年老桥,横跨金井河水,是金桥村的交通要塞,它历经风雨沧桑,承载担当与使命,见证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深刻变化,是金桥人的生命之桥、幸福之桥,一座通向“天堂”的金桥。
清水,在静静地流淌。我站在桥上,金桥的美景尽收眼底,鲜花盛开,绿意满园,气象万千,欣欣向荣。我看到了金桥的安居乐业、勃勃生机,也看到了金桥人的美好梦想与璀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