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筝
98岁高龄的朱健先生告别了尘世,他被有的学者称为“最后的七月诗人”,因为他的一首长诗《骆驼和星》,1945年1月发表在胡风先生编辑的《希望》杂志第1集第1期上。胡风先生正是七月诗人的核心。
长诗《骆驼和星》是这样开头的:
昨夜,在干涸了的河底聚会
一位诗人说了一个沙漠的童话
十万年前
沙漠是一片跳跃着波浪的大海
像一座绿色的洞穴
那里住着无数绿色肌肤的美男子
在多星的夜里
他们自海底跃出
赤裸了全身,披散着头发
唱着歌
互相抛掷着浪花
宏亮的合唱
摇动了天空
星星们思凡了
一个一个摇摇欲坠
他们都是被星的眼睛诱惑而歌唱啊
于是,星星被禁止在夜间发光
必须蒙着头睡眠
长诗又是这样结尾的:
在我同你们见面的日子
地上,天空和海洋
一样明亮
人民
因日夜的光明而得福……
胡风先生当时称赞这首诗是“从一个深沉的胸怀里成长出来的故事”。
朱健先生在晚年认为,《骆驼和星》是自己诗歌创作中不可重现的“生命的自然的流动”。他说,《骆驼和星》“就像一棵笋一样,突然拱出来,…… 当时我不到20岁,没读过什么书,没多少经历,也没有构思,有如神助,突然就开始写起来了。我记得写完这首诗大概用了两个晚上,点着蜡烛写,写得痛哭流涕,写完之后,正好太阳出来了,如释重负。”应是缪斯唤醒了诗人那颗潜藏的诗心。
所谓“七月诗派”是指从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这段岁月中,环绕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两个美学立场坚定、创作性格鲜明的大型刊物而形成的一个诗人群体。朱健先生是《希望》的作者,被人们称作“七月诗人”应该不算错。
仔细端详,朱健先生的照片上隐约还散发出一层柔和的光影——是那种圣洁的白光。
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20人的诗歌合集,名曰《白色花》。这20位作者是阿垅、鲁藜、孙钿、彭燕郊、方然、冀汸、钟瑄、郑思、曾卓、杜谷、绿原、胡征、芦甸、徐放、牛汉、鲁煤、化铁、朱健、朱谷怀、罗洛。朱健先生正是这20名作者之一。在一段时期,人们把《白色花》当作“七月诗派”的代表作。该诗合集系人民文学出版社诗歌组主动约编的。
20名作者大多生于1920年代,20岁上下开始写作,他们是同抗战文艺一同成长的,多是《七月》《希望》的后期作者。从艺术倾向上说,《白色花》不能完全代表七月诗派,但绝对可以视为该流派的局部投影。诗合集忠实记录了作者们当年所走过的一段道路,在抗日战争和寻求民主自由的洪流中,他们为自由诗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作者们所经历的那个历史时期,民族危机笼罩,政治形势严酷。在中国苦难的土地上和人民炽烈的斗争中,诗人们依靠着相同的政治信仰,坚信人民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将现实生活视为他们创作的主要源泉,对他们而言,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
《白色花》的及时出版,客观上促成了“七月诗派”在历史中的重生与正名。浮沉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了:四十年代的新诗绝非空白,而且有过一批有血有肉以诗歌为生命的真诗人,他们那些撼动人心的诗句将会长留人间。
望着朱健先生的照片,思绪又飘回来:对于朱健先生,是称他“最后的七月诗人”好呢,还是称他为“最后一支白色花”合适呢?我觉得,虽然都可以,却都不精准。因为“七月诗人”属于历史性的称呼,七月派存在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十年代之后已经没有流派活动了。在《白色花》的作者中,虽然朱健先生谢世最晚,我却不想称他为“最后一支白色花”。因为《白色花》的出版,同样也是一个历史阶段,从出版之日到今天,又过去了40年。
98岁高龄的朱健先生,寿近一个世纪,我倒更愿意称他为“世纪老人”。他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烽火,参加过争取民主自由的奋斗,迎来了共和国的诞生;他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却遭遇了政治错案的磨难。后又长时间地置身于“劳动改造”中。当社会回归正常时,他没有去“当官”,而是回归了文化。他参加了《辞源》的修订,笔耕不辍地写着电影剧本、写着诗、写着散文和随笔。所以学者点赞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读书界视域中,不仅是“别具慧眼的‘红迷’”,“更是文采风流潇洒的美文家”。朱健先生最终“在文化的领域与天地里,找到了自我”。
于是我心豁然:这位高龄诗人云游世纪归来,满面沧桑,内心却仍是那名潇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