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俊 傅文艳
今年一季度,娄底市娄星工业集中区喜事连连。
产业招商迎来开门红:全年第一批共9个产业项目实现集中签约,合同引进资金112.3亿元,项目全面投产达产后预计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税收)3.4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1200余个。
企业发展朝气蓬勃:格瑞斯门业、金刚玻璃等企业订单充足、产销两旺。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海特工程机械产业园一期进展顺利,计划在6月份竣工投入使用,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年产值将达9亿元,已有4家企业预约入驻。
从一块不毛之地到跻身产业发展高地,娄星工业集中区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描绘出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图景。
回看来时路,奋进新征程。“十三五”期间,娄星工业集中区坚持以争创全省一流园区为目标,以“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为抓手,全面实施“12345”工程,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园区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为“十四五”期间加快推动园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娄星工业集中区加速链条企业的集聚、配套和辐射,整合关联企业,发挥行业龙头的带动作用,将企业分散化的“单兵作战”转变为集约化的“军团作战”,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市场占有力和科技创新力,一大批“拳头”企业相继涌现。
钢铁深加工、资源循环利用、军民融合等产业链条逐步形成。钢铁深加工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高溪工业园为依托的钢铁深加工产业园,集聚了湖南利钢、格瑞斯特种门、菱瑞新材料等一批钢铁深加工企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形成了以高安环保、森泰再生资源为龙头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形成了以益思迪、格仑新材为龙头的军民融合产业园,成功获批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湖南省第三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列入湖南省第一批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创建计划名单,正申报湖南省高质量园区和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园区节能环保产业链、精品钢材及薄板深加工产业链成为娄底市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
园区经济运行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2020 年园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262.03亿元,比2013 年的30亿元增长了8倍,年均增长37%;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7亿元,比2013 年的8.9亿元增加了18.6亿元,年均增长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 亿元,是2013 年8.68亿元的5.7倍,年均增长30%;完成财税收入5.6亿元,比2012年的3260万元增长了16倍,年均增长50%;内联引资29.8亿元,是2013 年6.2亿元的4.8倍,年均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5137万美元,是2013 年369万美元的近14倍,年均增长47%;园区内注册企业从2013年的32家增加至400家。
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碧云环保项目一期40天完成9万方土石方平基任务;湖南利钢金属制品公司年产50万吨镀锌带及制管项目,一期从开工到竣工,仅用了150天时间,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二期厂房建设克服因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100天建成交付使用;格瑞斯特种门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29天,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26天;金刚玻璃项目73亩地和益思迪手机防静电膜项目50亩地均实现了1个月完成征拆任务提前交地;污水处理厂突击100天,全面建成运行。形成了产业项目建设的“娄星模式”和“娄星速度”。
园区大力开展平台建设,牵头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立源集团签订了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促进院校人才与企业主体的对接,园区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高溪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始建设,加强了关键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园区已成功孵化企业30余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71个,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为4个,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数为2个,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在孵企业数为12个,申请专利数为122个,荣获湖南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全省第一批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园区。
“十三五”期间,园区先后引进实体工业企业4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家,注册企业达到400家。先后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近2亿元,累计授信近50亿元,到位贷款资金30余亿元,实现外资企业“破零”。2019年,成功引进菱瑞新材、湖南森钢、格仑超熔、格瑞斯特种门等11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引入省外境内资金163405万元,市外省内资金1515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4449万美元。2020年,成功签约引进中钰资本、100万吨废钢加工处理、海特工程机械产业园、九华热处理等投资过亿元项目20个。
开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让项目“引得进”又“留得住”。娄星工业集中区在服务上持续“放大招”,通过项目建设大比拼、企业减负、优化营商发展环境、“妈妈式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坚持“紧”字当先、“快”字当头,真抓实干、巧干快干。推行1+N服务模式,实行“1个重点项目+1名区级领导+1名园区班子成员+1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1名派出所民警+1名村社区干部”的“1+5”包干模式,建立联合作战机制,有效整合力量,加快进程。
园区实行项目总调度制,确保企业有难题知道找谁,找得到、办得了、有保障;制定《娄星工业集中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服务企业的实施意见》,提升了园区发展活力;成立首家园区风补基金,助力企业打通融资“脉络”;深入开展“流动红旗”评比和“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推行“党建+”企业文化、“党建+”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等,为企业文化注入了红色基因,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重点打造了众和匠心、富佳钢瓶、格仑新材3个“五化”建设示范点。
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园区锚定战略定位:向着全国产业转型样板区、娄底循环经济引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奋力迈进;到2025年,园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百亿园区”,将涟源市及娄底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园区;到2035年,工业集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