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副主席、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胡伟林
一、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全省经济保持增速稳步回升、结构持续优化、质效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总量迈上4万亿大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1.精准实施防控举措,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仅用39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零新增、54天实现确诊病例清零,是全国首个确诊病例千例以上清零的省份。
2.率先部署复工复产,经济运行全面恢复。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做出复工复产部署,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全年累计减免税费超过630亿元,金融让利16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8%,分两批组织全省154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
3.顺势加快创新开放,新兴动能不断壮大。第三代杂交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两山”集聚企业超过5600家。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1%。累计建成5G基站2.9万座,移动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2%。进出口总额增长12.3%,实际使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分别增长16%和22.5%。
4.持续深化重点改革,市场预期保持稳定。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出台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省直单位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基本完成,企业开办平均时间压缩到1.5个工作日以内。全省日均新增市场主体2148个,全年净增“四上”企业3700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13家。
5.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向好。稳定重要农产品生产,建成高标准农田390万亩,粮食面积和总产双增长。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出栏量全国第二。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经营收入1.9万亿元,同比增长3.2%。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2912个,增长33.9%。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创建美丽乡村示范6757个。
6.协调推进重大战略,区域发展稳步向前。制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联合广东省共同承办第十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岳阳获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深入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芙蓉大道、洞株路、潭州大道“三干”项目通车,“半小时交通圈”初步形成。扎实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发布实施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印发实施示范区发展规划。支持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总数达到50个。
7.统筹推进三大攻坚,全面小康成效斐然。19.9万未脱贫人口全部脱贫,69.4万搬迁群众全部入住。市县平台公司再压减三分之一,隐性债务化解任务超额完成,农信系统不良贷款实现“双降”,房价总体稳定。洞庭湖总磷平均浓度下降9.1%,14个市州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14.6%。
8.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民生保障持续提升。实施促进就业五大行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2.4万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70.4%。12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六个全覆盖”基本实现,全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9.15万个,43所芙蓉学校竣工投入使用,提质改造农村公路4598公里,开展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41.7万人。建制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全科医生实现全覆盖。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4.3%。
二、关于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2021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又增添新的变数,宏观环境整体依然严峻复杂。但也要看到,我省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系列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有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并提出“三高四新”要求,为湖南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二是有国家宏观政策总体稳定的大环境。尽管一些阶段性刺激措施不能延续,但宏观政策总体稳定,不会出现急刹车,对“六稳”“六保”特别是实体经济的支持不会减弱。三是有经济社会稳定向好的总体预期。我省经济复苏走在全国前列,疫情防控、防汛战贫交出精彩答卷,越来越多的战略投资者看好湖南、落户湖南。四是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我省有沟通连接国内大市场腹地的“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有人口众多、内需强大、产业基础较好的市场优势。五是有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工程机械主要企业订单饱满,新型显示器件、新一代半导体、功率半导体等产业来势向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蓬勃发展。
三、关于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21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
为实现上述计划目标,重点抓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1.聚焦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推动产业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食品医药创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集聚升级为产业集群。
2.聚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新优势。制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卡链处”“断链点”,加快推进100个产业“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500家。持续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推动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抓好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发展。
3.聚焦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新空间。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继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长沙数字人民币等试点。着力打造“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办好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加快构建以长沙为中心的“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打造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打造对接“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水运服务网络。
4.聚焦打造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积极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实现恢复性增长。支持长沙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本土电商,开展数字商务企业认定。构建新型农产品供应链,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渠道。抓好长沙、岳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进怀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大力推动“四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建5G基站3万座,建成40个大型云数据中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0万户、棚户区改造3.6万套。
5.聚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充分激发农业农村新活力。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新建高标准农田460万亩。创建300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省级特色精品乡村。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6.聚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努力释放区域发展新潜力。大力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打造湖南至大湾区3-5小时便捷通达圈。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湘南地区开放发展,继续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7.聚焦建设美丽湖南,推动生态环境出现新改善。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深入实施污染治理“4+1”工程。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扎实开展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持续推进生态廊道建设。
8.聚焦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推动人民生活品质有新提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等专项行动。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提高全民参保率和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标准。坚持“房住不炒”,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巩固扫黑除恶成果,持续做好食品安全、信访维稳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