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芳
上世纪70年代,给军烈属拜年,是家乡当时的公社和大队最重视的一项官民结合的活动,记录了当年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反映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也是我难以抹去的童年的美好记忆。
当时我们大队共有8个生产队,由一条圩街串起,街呈南北走向,足长二公里,房屋分布在街道两边,以街为轴线上千人口集中而居。
给军烈属拜年,以村为单位组织,年前由公社布置,有时公社干部也下到大队参加拜年活动,大部分春节由大队支书和民兵营长等大队干部出面,逐户拜年。享受拜年待遇的是抗美援朝烈属、现役军人家庭,每年稳定在十来户。恢复高考前,农家子弟要有出息,只能走当兵这条路,到了部队,能提干当上军官的两到三人,大部分三年后复员回家务农,但这部分人在部队见了世面,不少成了大队、生产队干部。现役军人,军装有个简单的不同,战士是前胸左右两个口袋,提了干部,下面左右边各加一个口袋,四个口袋。不管提不提干,能参军入伍,军人本人和全家都有一份光荣和神气,在村子里是做得起人的人家。军人家庭门楣上常年都挂了“军属光荣”“烈属光荣”的匾额,红底黄字,十分醒目。
给军烈属拜年,大年初一大清早就开始,有时还敲锣打鼓,村干部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一大堆大人小孩,上门要放很多鞭炮,响动是很大的,给足了军烈属家庭面子。每到一户军烈属家庭拜年,领头村干部都要当众讲几句话,亲切慰问和祝福,以表达对卫国参军者、对军人家属的崇敬感谢之情。军烈属家庭代表面对这样热闹的场景,十分激动,也要讲话答谢,感谢党和政府关心军烈属,并表示要写信告诉部队的儿子安心服役,将大队重视军属的情况报告部队首长。这种“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宣传何等有效!
给军烈属拜年,这也是我们小伙伴们最兴奋的一天,因为鞭炮放得最多,我们可以踩抢到更多鞭炮,而后又自由自在跑遍村子慢慢燃放。我对军烈属家庭住什么地方了如指掌,总是提前打探拜年队伍行踪,不管天寒地冻,晴天雨天,加入其中,乐在其中。
十多户军烈属,每家每户我都这样跟着抢鞭炮,常常忘记了给亲戚拜年的事。有一次,长串鞭炮还正在炸响,我与几个小伙伴一哄而上,争抢着将之踩熄,谁知一个威力不小的电光炮从我后脖子衣领钻入背部贴肉炸响,痛得我叫起来跳个不停,至今还留了一个堪作纪念的小疤痕。
时间过去数十年了,现在我们不一定要釆取当年拜年的方式来表达对军人及其家人的尊敬,但无论何时何地,这种“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良好社会氛围的持久营造,仍十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