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余蓉
通讯员 谌湘闽
1月15日,走进长沙民政职院的湖南革命人物专题馆,其资料收藏之丰富、教育功能之多样,让记者由衷赞叹。
这座专题馆日前建成开放,是湖南省内首个建在高校内的多功能红色文化教育专题馆。专题馆占地900平方米,收录160位湖南革命人物史事资料,收藏3万册珍贵图书,研发“青年毛泽东成长足迹”虚拟现实教学资源,拍摄有学生原创“我心目中的革命人物”系列专题片,是资料收藏、图书阅览、教育教学、对外交流的一个“宝藏”之地。
“湖南素有‘伟人故里、革命摇篮’之称,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该校党委书记蒋晓明介绍,为充分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历时3年,采用师生共建共享的方式,现已成为学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四史”教育的重要阵地。
研修打卡,学生解说唱主角
“大家请看,这边的3D场景再现的是毛泽东、何叔衡等一大代表参加中共一大的场景……”走进专题馆,记者随着学生解说员吴丽娜的指引,仿佛踏进了那个革命年代。
专题馆的文化墙以时为经,以史为纬,通过文字、图片、实物、雕塑、场景、多媒体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
与之呼应的,是3万册史料书籍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书架上,温馨舒适的阅读小区域环绕之,时有学生在这里静读深思。
为让革命文化入脑入心,专题馆开展了丰富的研修打卡活动,倡导每一名学生,结合自己所学思政知识点,完成“参观一次专题馆、体验一次VR项目、观看一部红色电影、阅读一本红色书籍、撰写一篇解说词”的“五个一”任务。
同时,依托专题馆,学校启动了学生金牌讲解员培训项目,让学生在志愿讲解服务中增强理论素养,内化革命文化传承。
虚拟仿真,思政课堂融创意
“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戴上VR头显,跟随青年毛泽东下到安源矿井里,一起真切地感受他为民初心的革命宗旨……”全国教学标兵、思政老师罗珍,将课堂搬到了专题馆内,学校思政课教师团队历时三年研发的“青年毛泽东成长足迹”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也派上大用场。
“青年毛泽东成长足迹”拥有八个专利,以虚拟现实的形式再现毛泽东同志于1893至1927年间在湖南成长、求学、走向革命的过程,分为童年抗争、长沙求学、五四洗礼、初露锋芒四个篇章,每个篇章都设置了互动环节。
这种互动式、沉浸式、可视化的体验教学,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戴上VR,我仿佛也身处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取下VR,我更要自觉传承革命精神,建设美好生活。”来自外语学院空乘1933班罗伊静同学说。
学校不仅把思政课堂搬进专题馆,还将党员培训也安排在了专题馆。同时,将依托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在专题馆内举行入党仪式,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共产党宣言》接力诵读、红色故事微宣讲等方式,不断增强党员培训的仪式感、参与感,强化红色记忆。
史料收藏,学术研究有“富矿”
“专题馆收藏的《红藏》收录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史料支撑,也为课堂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供了资源。”学校信息传播与策划专业教研室主任王芳所说的《红藏》,共有428卷3亿余字,悉数收入专题馆中。
除了这些集中购买的史料书籍,馆内还收藏了党史专家、教授赠送的珍贵书籍,以及师生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相关旧书,总量达3万余册。
另外,馆内还整理了5000多个红色影视剧作和专题纪录片等电子资源,收录160位湖南革命人物生平、事迹等史事资料,并以湖南电子地图的形式呈现。记者在屏幕上点击任一地市,出生在当地的革命人物故事便一览无余。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专题馆发展提供学理支撑,也为了最大发挥馆藏资源的作用,学校已启动专题馆学术队伍的组建,以多种学术活动提高科研水平;同时,深入挖掘湖南红色文化主题内涵,侧重于受众研究、教育效果研究,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将推出品牌性编研成果。
据悉,在刚刚闭幕的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2020年会上,“湖南红色文化实践研修基地”落户学校,学校还与省内高校、纪念馆等达成共享共用意向,力争将专题馆建成全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师生、人民群众参观研修,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