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湘江周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1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字字都是花开的声音
——浅谈长篇报告文学《湘村巨变》

    欧阳伟

    杨丰美长篇报告文学《湘村巨变——湖南脱贫攻坚纪实》,是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的重大收获。

    这部作品有以下几大特色。

    这是一部心血凝成的作品,看似平静,实则隐藏着更生动的生活故事。引言开篇,她用了两个记忆深处泛黄却深刻的片段,一个是小山洼里没有电,一个是小时候家门前的小路。有时代感,有画面感,有亲切感,也有疼痛感。紧接着,她话锋一转,“我还记得,也是在那段时间,村上来了扶贫工作队,村民们仿若迎来了一场盛事……”“有贫困的地方就会有战胜贫困的力量”。切入得巧,感叹得妙。

    这是一部独具匠心的作品,结构精致,既沿袭了传统路数,又彰显了时代特征。全书共分五章,加上引言和尾声,有七个部分:乡亲的夙愿、国是千万家、大湘西的歌、架起彩虹桥、“湘”村新画卷、向明天奔跑、周而复始终于人,给人一种结构稳健的感觉。再看各小节的标题,既是题眼,又像是一件新颖别致的外衣。这是一部用脚走出来的作品,全景式呈现,气象万千,虽说是题材宏大,却是很接地气的底层叙事。

    我们看一部作品,特别是长篇作品,首先是看他写什么,怎么写。杨丰美的《湘村巨变》,往大里说,是写湖南全省的脱贫攻坚,以此反映党和国家的扶贫方略,揭示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往小里说,就是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尽快摘掉贫困帽子,过上好日子。作者的田野式调查是扎实的,她深入湖南省内14个市州的20多个县(市、区)的几十个村寨,采访对象上百人。怎么写?这是最能考验一个作家功力和格局的。诚然,对脱贫攻坚,每一个作家都可以写出不同的风貌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全书有点有面,有详有略,有地域交织,也有背景交替,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曲折迂回,且语言清新自然,平平实实的讲述,却给人展示出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又有荡气回肠的阅读快感。

    一部文学作品,归根结底是写人的。只有人物立住了,作品才立得住。《湘村巨变》写了众多脱贫攻坚一线的人物,花垣县十八洞村首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龙秀林,湘西州扶贫办工会主席唐其昭……个个都质朴纯真、血肉丰满,有理想,有担当。

    这是一部思维缜密的作品,逻辑性强,脉络清晰,衔接自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纵观全书,起承转合,衔接自然。如第三章“架起彩虹桥”的结尾,“正是这些落到实处的政策酿就了越来越美的日子,在贫困与脱贫之间,织起了一座闪着亮光的桥。”第四章“湘”村新画卷的开头,“唯有脚贴着地行走,才能看到土地深处的奥秘。春回大地,夏草生香,脱贫攻坚之路虽然艰辛,可也总有一些生机勃勃的种子率先挣脱了素裹的外衣,萌发了向阳的新芽。”

    这是一部文采飞扬的作品,闲笔不闲,看似寥寥几笔,细细咀嚼,却是别有一番韵味。《湘村巨变》的真实性很强,文学性也很棒,闲笔不多,却恰到好处。如:“正是清晨,天下着雨,一层轻雾盖在环绕四周的峡谷上,看不到谷底,只看到对面陡峻石山若隐若现。”让人在领略山川险峻的同时,又惊叹山村的闭塞与环境的恶劣,更能领悟到脱贫攻坚的艰难。

    这是一部具有哲思的作品,妙语连珠,处处迸发出思辨的魅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需要时刻进行反思和探索。本书中理性的思考比较突出,如: “落后的环境或许会制约一个人、一个家庭一时的发展,而落后的思想却可能会束缚一个人一辈子、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发展。”“一个村庄要有精神,有灵魂,必须要有文化。没有文化浇筑的村庄,精气神是起不来的。” 

    (《湘村巨变——湖南脱贫攻坚纪实》 杨丰美著 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