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勤 聂 沛 彭 婷
“洪院长,我升职啦!当上我们公司研发部组长啦!”
1月7日,湖南工学院毕业生彭逸婧,兴奋地给母校老师、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洪俊打电话报喜。
彭逸婧介绍,从研发部组员到研发部组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公司其他同事往往需要花5年时间才能当上,而她只用了3年就完成了晋升。当被问及快速晋升的秘诀时,彭逸婧说这都多亏了学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湖南工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实施“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新工科应用型卓越人才。2012年,启动了新工科建设(1.0版),自动化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彭逸婧当时就是自动化专业卓越1201班学生。
与企业招聘需求不匹配,很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感到课堂上学的知识到了企业则用不上,而湖南工学院实施的“3+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则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3+1”校企联合培养即学生前3年在学校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最后一年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在生产部、工程部、技术部等不同部门岗位轮岗学习,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切入点,掌握企业产品工艺、生产、技术和管理等知识。
“这样一来学生毕业时,就不再只是拿到驾照却开不好车的新手,而是已经具备了真实职场经验的‘老司机’了。”湖南工学院院长罗建华形象地道出了卓越计划的培养成效。
自动化专业是该校较早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之一。近年来,湖南工学院将15个专业纳入这一计划,占其招生专业的三分之一,与近70家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开设“宁波爱立德班”、“深圳联德班”等卓越专业班10余个,已培养卓越创新人才7000余人。并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升级到2.0版。
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和皇朝家私合作开设的“皇朝家私班”,按照家装行业要求培养学生,再送学生到企业进行通岗实习,让学生不仅学习设计,还要融会贯通家装行业策划、设计、生产、营销全过程。
学生去实习,专业课程教师也要跟着去。湖南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李天生介绍,让教师进驻企业实习,不仅能及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还能将生产前沿知识带回课堂,传授给更多学生,打造更多实践“金课”。
“我们教研室先后共派了6个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教师在企业学习期间,根据他们的所看所学,与企业合作完成了全国第一本《全屋定制》教材,预计2021年教材就会投入使用。”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主任朱永忠说。
深化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引领人才成长。湖南工学院教务处处长何建雄对下一步工作充满信心,“我校将继续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在总结成效基础上,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落实产、学、研、用联动,着力增强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做实做细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工作,全力推动二级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带来了该校高质量就业水平。在武书连2019中国大学本科生就业质量排行榜中,湖南工学院在全省排名第13位,毕业生5年后平均月薪可达8179元,排在全省第1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