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出身贫寒,不等于一无所有”
湖南日报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杨六榕
游勇 图/张杨
名片
游勇,1987年出生于岳阳农村,毕业于长沙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在校期间,他参与了植物营养剂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该项目获得我省2014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以此为基础,创办了长沙健硒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送岗”回母校,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故事
2015年高考成绩就要发布了,2008年的这个时候,游勇也参加了高考。不久后填报志愿,因为家庭贫困,他以“哪里便宜读哪里”为标准,选择了长沙学院生物工程专业。除了父母千辛万苦积攒的2000元钱、一张助学贷款单,游勇一无所有,在陌生的城市里,他有点惶恐未来。
许多老师在做科研项目。张志元教授的植物营养剂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试图从柑橘树中找到能发酵的菌种,制成植物营养剂为农作物增产提质。
2009年,由于勤奋认真,游勇被选入项目组,在实验室发酵、配料、做测试,在田间施肥、测产、观察植物生长。
下田第一周,一个同学中暑晕倒,就此离开了项目组。一个月不到,十多个学生只剩游勇一人,继续“别人读书谈恋爱,我在田里忙试验”的生活。
白天上课,他晚上几乎泡在实验室,常常铺一张凉席睡在实验室地上,第二天回宿舍洗个澡继续上课。试验田分布在长沙浏阳、益阳赫山、常德津市和桃源的农村,路程远不说,夏日骄阳如火,游勇站在田里数谷粒,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
“田间试验不是技术多高精尖,重复的动作往往会消磨尽人的耐心。”游勇说,这一点在水稻的取样检测环节尤甚。取施用不同配比营养剂的几种稻米,共10公斤,每种稻米人工脱粒、晒干、去除空瘪谷粒、打米、磨粉,进行营养成分检测,如此重复3次。自认“农民出身不怕苦”的他都连说“太痛苦”。
2010年,项目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了排除偶然性,张教授要求把3次重复调整为6次重复。3次符合科研要求,为何给自己找罪受?游勇不明白。“今天是我们在检测水稻,今后是千家万户检验我们的成果,要经得起检验。”张教授的态度和精神感染了游勇,让最初的好奇,渐渐变成了深深的热爱。
植物营养剂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获得我省2014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游勇是8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学生。在此期间,创业的点子也萌芽了。2009年下半年,游勇找15个同学借了3万元钱,在学校的支持下创办了长沙健硒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与同学合作研发的“植物营养剂及其产业化方案”,夺得长沙市第七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本科组一等奖。
2013年开始,多个权威奖项认证加上产品过硬,植物营养剂的推广很顺利,至今在广西有超过2.1万亩水田使用。怀抱感恩之心,游勇还“送岗”回母校,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此为题进行了报道。
“出身贫寒不等于你一无所有。生活给了每个人机会,只要你肯吃苦,你就能做出点什么。”一身黝黑的游勇,微信名字叫“农夫”,他在自己贫瘠的人生土地上种出了甜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