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硕望
沈念的短篇小说《寤生》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因难产失去了母亲的小男孩与因难产失去了孩子的母亲两人同病相怜,因爱结缘,一对“母子鱼”母子连心,相依为命的故事。故事充满了温情,散发出人性的光芒,让读者从人与自然的搏斗中看到了生命的力量,从黑暗的缝隙里看到了爱和希望。
人性微光:黑暗缝隙中的爱与希望
在《寤生》里,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里,大自然的灾难和人生的苦难总是相生相伴,主人公的生活充满了攻讦、阴险、伤害和流言蜚语,黑暗似乎无处不在。然而,透过黑暗的缝隙,爱与希望也无处不在,人性的微光犹如寒夜之星,熠熠生辉。
因为寤生,小说的两位主角分别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人,他们虽然遭受苦难,身处逆境,却从未被生活的残酷磨灭内心的善良与悲悯。
锦云绣馆的魏绣娘是美丽湘绣的描刺者,更是美好生活的描绘者,她绣出了花鸟虫鱼,绣出了紫云英,更绣出了小男孩梦中的红脸鱼。她视小男孩如己出,把母爱倾注在他身上,她是小男孩的守护神,是美的象征,善的化身。
小男孩梦里那条红脸鱼和刺绣上的红脸鱼既像妈妈,又像魏绣娘,红脸鱼、妈妈和魏绣娘在小男孩的梦里梦外人鱼合一,融为一体,亦真亦幻,隐喻了小男孩对母爱的深切渴望和对母亲的深深怀恋。
魏绣娘与男孩,一个是失去孩子的母亲,一个是失去母亲的孩子,他们都是“寤生”的结果。情感缺失的互补和精神虚空的填充让二人形成了一种不是母子,胜似母子的关系。他们高度契合的人生苦难、生命经历和情感曲折,使得彼此心灵相通,人性本能的情感需求和善良驱使,弥补了他们彼此的情感和精神虚空,从而互相照亮,彼此温暖。
生死博弈:人与自然的对垒和融合
大自然以其强大且不可抗拒的力量,气势汹汹袭来,人与自然的搏斗贯穿在《寤生》始终,也是这篇小说的关键张力。
暴风雨不能阻止魏绣娘给男孩读书,不能阻止她擦亮男孩心中的灯,不能阻止“母子鱼”互相依靠着,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静等暴风雨过去。
面对暗礁与风暴,在魏绣娘的呵护和鼓励下,希望的火种在男孩的心中燃烧。在这场人与自然、正义与邪恶的交锋中,男孩代表着人类和正义,他获得了勇气和力量。这样的勇气和力量让人想起了《山海经》里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等故事,《寤生》似乎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对父亲跨越江湖的思念,男孩还有自己的诗和远方,心海泅渡,他终将游向爱与希望的大湖深处。
沈念从《寤生》出发,后来他又写出了《树孩》和《镜中》,有树神附体的树孩和“活”在巨镜之中的男孩,同《寤生》里的男孩一样,三个男孩都在魔幻与现实之中穿插,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和巨大的能量,“它们的共性是都在向自然生命渗透于地方性资源之中寻求着超拔的力量”(沈念语),他们在与自然的交锋和博弈时坚定信念,坚守希望,不仅是身体的较量,更是精神的试炼。在自然的重压下,人的韧性被无限激发,并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赋予其神一般的力量,展现出生命不屈的姿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对垒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