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婷 通讯员 胡孟婷 刘建强
“将军!”1月6日,湘潭县易俗河镇云龙山庄小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几位老人正兴致勃勃下象棋。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老人的笑脸上。
不远处,刚封顶的云龙山庄小区二期,到售楼中心看房的人络绎不绝。“大家口口相传,说这个小区管理好、环境美,邻里关系和睦,非常宜居!”有购房意向的王林,从50多公里外的花石镇慕名赶来。
2021年以前,云龙山庄小区因缺乏有效管理,治安混乱、卫生状况差,常遭居民“吐槽”。如今,通过动员行家里手参与治理,云龙山庄小区探索出由乱到治“四部曲”。
选好“领头雁”,从“无人管”到“有人治”
“为解决小区‘无人管’问题,易俗河镇党委和花果山社区想了很多办法。”小区党支部书记王启高告诉记者,聘请保洁员,只能解决卫生问题,解决不了治安问题;引进物业公司,物业费收不齐,维持5年,公司撤出;成立临时业委会,只有3人参与,管理力不从心……
基层治理,就要有想干事、能干事且群众信服的带头人。易俗河镇党委决定选优配强小区支部带头人,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
在入户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基础上,该镇动员小区两名退休党员干部,分别牵头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和业委会,扭转过去小区“无人管”“不愿管”“管不住”局面。
有了“领头雁”,治理起来容易多了。记者在云龙山庄小区看到,每栋楼都悬挂党员公示牌。“亮明身份后,肩上责任重了,时刻警醒自己注意言行举止。”老党员刘舜武说,小区里小广告、飞线充电,他看到都要制止。
组建行动队,从“有人治”到“里手治”
云龙山庄小区中心广场,健身器材、凉亭、座椅一应俱全。凉亭一角,居民郭冬林脱下外套,手持锤子和铁钉修缮破损处。
“这是我们的‘里手’!”王启高向记者介绍。
在小区党支部组织下,推选出12名楼栋长、30名单元长,以及60名各领域行家里手,组成“里手”行动队,让更多群众参与基层治理。
“哪里有问题,‘里手’就出现在哪里。”云龙山庄小区业委会主任罗介龙如数家珍:园林绿化,由“花卉里手”黄江辉、黄正南负责;“广场舞里手”唐华引领小区广场舞风尚;“政策法规宣传里手”李子宏包揽小区普法宣传……“小区208个下水井,都有‘里手’疏通!”居民胡国屏说,生活在这里,幸福感满满。
人人都参与,从“里手治”到“共同治”
连日来,居民王正男每天戴着红袖章,穿着红马甲,在小区义务巡逻。谁能想到,他过去是一名信访户。
随着小区环境不断改善,“里手效应”辐射范围扩大,特别是被选为业委会成员后,他的思想发生明显变化,不仅不再上访,还积极参与小区治理。
近两年来,在业委会动员下,云龙山庄小区组成爱卫、宣传、帮教、文明劝导4支志愿队伍,广泛参与小区治理。小区报案率逐年下降,出警率从2021年的30%,降至如今的5%。
云龙山庄小区调动离退休老干部、居民代表的积极性,对邻里矛盾、情感纠纷等进行调解。2023年以来,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调处成功率100%。
建立好机制,从“共同治”到“长久治”
小区治理,重在长久。
记者在云龙山庄小区宣传栏看到,张贴的小区业主自治管理规约十分醒目。“大家都自觉遵守,让小区治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王启高说。
“我们还建立居民愁难问题分类解决机制,居民最关心什么,就治理什么。”一旁的罗介龙补充道。
例如,把“经常丢失摩托车”“外来人员不需要登记”等列为一类问题,通过恢复门禁、安装监控探头等方法优先解决;把“杂草丛生”“停车位不规范”等列为二类问题,用“硬化+铺设草皮”方式改善面貌、规范秩序;把“没有固定办公场地”“居民没有固定娱乐场地”等列为三类问题,通过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开展老年活动室项目建设等方式解决。
“小区治理得这么好,物业费一定不低吧?”记者问。
“物业费400元一年,停车费100元一年。这两项费用,近两年交费率100%。”罗介龙笑道。小区党支部、业委会“放下身段去化缘”,通过找原开发商和小区知名人士募捐、争取相关单位支持等,筹措经费近50万元。同时,将小区闲置车位有偿对外开放,一年“赚”了1万多元。
现在,云龙山庄小区居民自治模式已成为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湘潭市组织27个街道和27个社区代表前来“取经”,让越来越多的小区找到长治久安的“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