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1月0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希望的田野”大有作为

  杨朝清

  近日,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中图村村委会门前院坝里,80张圆桌座无虚席。村支书唐科忠拿着话筒出场,向村民们报告这一年的工作成绩:“2024年中图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净收益54万元,我们拿出30%的资金购买了生活物资给社员们分红,还要对一些特殊群体进行慰问!”语音刚落,现场立马响起阵阵掌声。

  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因地制宜发展稻田养鱼、高粱、大豆玉米套种、荷田养鱼、茶叶、蓝莓6个主要产业,中图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让务工的村民每个月都有收入,年底还有分红,自然会增强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面向未来,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建设蔬菜智能温控大棚走精品化路线……只要找准方向、驰而不息,乡村完全可以旧貌换新颜,“希望的田野”完全可以承载梦想。

  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不少农民对土地充满敬畏和感情。只不过,产销不对路也好,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也罢,一些农民的辛勤劳动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和激励,花十分代价却只得到了三分回报,让他们发出了“土地不养人”的喟叹。说到底,市场是残酷无情的,它不会因为农民不容易就背离自己的规律。面对困境,必须打破惯例。只有因时而变、因势而动,农民才能走出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实现和市场脉搏同频共振。湖南的土地上,也有很多因势利导,通过增加农作物种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不仅解决销售难题、也增加经济收益的实践案例。

  伴随着市场化、商品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到一个开放的、流动的社会化体系之中,与传统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多一些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渠道,实现传统农业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相遇”,土地和乡村才会更有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