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萌 姜鸿丽 张 展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民为本,本固邦宁。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石门县人民法院壶瓶山法庭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法庭干警心中,法律不是冰冷的审判武器,而是有温度的“护栏”;法庭办的每一个案子,不是干巴巴的案卷和文书,而是当事人鲜活的人生。
为了把案子办到群众心坎上,壶瓶山法庭强化全链条司法便民服务,推动立案、审判、执行工作协调运行,把人民群众作为最终的评判者,把群众满意作为评判审判质效的标准,扎实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司法为民实践中深度展现人文关怀。天平之上有温情,春风化雨暖民心。
如我在诉 有诉必理
一点一滴传递尊重关爱
5月7日,壶瓶山法庭干警来到南北镇金家河村田大爷家,上门审理一起宣告死亡案件。
田大爷独子17年前外出后音信全无,留下田大爷独居深山,生活拮据。村里准备为他申请失独补贴,但前提是必须确认其儿子已经死亡。壶瓶山法庭将庭审搬到田大爷家中,现场查清案件事实,当庭判决宣告田大爷的儿子死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新情况、新矛盾在山区出现。山区群众希望通过诉讼渠道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空前高涨。
立案是启动诉讼程序的“总开关”。依法及时立案,才能发挥司法定分止争的职能作用。“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我们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法庭庭长覃道敏说,今年1-10月,法庭新收诉讼和执行案件共186件。
繁简分流,“双线”并行,办案提质增效。
“通过对案件分门别类梳理,我们发现近年来周边村镇最多的就是婚姻纠纷,其次是借贷和林地土地纠纷案件。”壶瓶山法庭书记员覃开嵩说。收到案件后,法庭干警对案件进行初步评判分类,通过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提高审判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在线庭审等手段,线上线下“双线”并行,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还多次开展普法活动,明确立案工作程序和要求,让当事人一次性明白如何打官司。
竖起耳朵,敞开心扉,赢得群众信任。
善治须达情,达情始近人。把司法的门槛降下来,不仅从优化诉讼程序着手,还在于提升办案过程中的软服务。
和群众打交道,壶瓶山法庭前任庭长蒋湘兵探索出一套方法:“当事人来到法庭,进屋先上一杯茶,耐心听对方讲。了解群众诉求,和他们交朋友,尽最大努力帮他们解决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如我在诉。办好案子的关键,就在一次次贴心交流、一次次实地勘察之中。”现任庭长覃道敏说。今年夏天,壶瓶山镇长岭村两村民因土地转包问题产生纠纷,法庭干警深入涉案现场,顶着烈日勘察田地,详细了解双方当事人诉求,抓住矛盾焦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圆满化解纠纷。
上门开庭 巡回办案
一言一行注入为民真情
8月27日,壶瓶山法庭干警来到罗坪乡黄连桥村开庭。摆好方桌,挂好国徽,一个简易的“巡回法庭”搭建完成。
去年,被告老两口向某小额信贷公司借款,交由在外务工的儿子使用和偿还,剩3000多元一直拖欠未还。多次催收不得,原告向法庭提起民事诉讼。
开庭后,法庭干警一边做被告工作,一边向原告争取分期还款和逾期利息优惠。“人家都减利息了,你就争口气早点还了这笔钱。没了债务,心里才轻松。”母亲隔着电话对儿子说。经过调解,儿子答应及时还款。
“年轻人在外务工,两老出门又不方便,我们把法庭搬到他们家中。”庭长覃道敏说,“这样上门开庭的案子是家常便饭,我们是累点,但方便了群众。”
壶瓶山法庭辖区山高路远。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到集镇出庭,往返要耗费一天的功夫。法庭干警们变“坐堂办案”为“巡回审判”,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群众好评。
将心比心,优化服务,跨域巧解“愁盼”。
前不久,壶瓶山法庭受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原告申某与被告林某婚后不和。林某不仅吸食毒品,还多次入狱,没有尽到对妻儿的责任。申某无奈之下向法院起诉离婚。
彼时被告正在赣西监狱服刑。为了审慎处理好案件,覃道敏带领办案团队千里迢迢前往江西调解。最终,林某理解了申某的诉求并同意离婚。申某一家连声道谢:“多亏你们不辞辛劳为我们奔波,挽救了我们这个家庭!”
“办案,不能就案办案。要设身处地体会群众的难处,讲究法理,兼顾人情。”蒋湘兵的话,道出壶瓶山法庭历代干警的心声。他们把方便留给群众,把难处留给自己。
搭建台阶,促成和解,守护基层和谐。
为减轻群众诉累,壶瓶山法庭干警尽量争取调解,避免激化矛盾。即使不得已走到审判这一步,也会继续想方设法缓和双方关系。尤其是在开展“巡回审判”、有村民围观的情况下,法官们往往不会当场宣判:“给占下风的一方留个面子、给个台阶,给双方缓冲磨合留点空间,争取案件审结后双方还能和气相处。”
攻坚克难 执行有力
一举一动彰显公平正义
“这笔呆账躺了好几年,终于动了!”8月17日,壶瓶山法庭干警督促一起借贷案执行,原告某小贷公司代理人收到第一笔执行款7000元,激动不已。
2019年底,村民罗某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项目经营,一位村干部为其做担保。不料后来罗某经营不善,款未还完人就去了外地,杳无音信。法庭判决债务人和担保人对所借款项承担连带还款责任。担保人却因手上没钱为由迟迟未还,甚至“摆烂”做好了被拘留的准备。
“处罚不是目的。债摆在面前,始终是要还的。这次的欠款努力还清,以后可要长个教训,不随便给人担保了。”覃道敏耐心给担保人做工作,同时向原告争取分期还款。情理融通,担保人最终同意按时还款。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司法的温度需要执行的力度来捍卫。石门法院离壶瓶山镇有近两小时车程,为提升执行质效,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该院贯通“法庭+执行”工作链条,由壶瓶山法庭负责审结案件的直接执行。
精准研判,适时出击,促成案件执结。
山里出行难、查人找物难,加上夏季地质灾害多发、冬日大雪封山,执行殊为不易。“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再难也要克服。”覃道敏说,“我们分析被执行人行为特点,抓住有利执行时机,经常是白天审案、夜里加班执行;年头年尾更是要重点执行涉金钱纠纷案件,让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过安心年。”
今年7月15日,壶瓶山镇管山村,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消失”了几年的被告廖某突然现身家中。接到线索,干警们驱车几十公里前往,连夜执行。晚上9时,执行干警赶到目的地找到廖某,耐心细致地释法析理。廖某当场支付1万元执行款,与原告对剩余欠款达成和解协议。
不畏冷落,不怕徒劳,执着深挖细查。
由于被执行人警惕性高、申请人提供线索不及时或不清晰等原因,法庭干警促执“跑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8月,干警们上门寻找一起借贷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家中只有两老在:“他在维新镇工地上干活,你们自己找他去。”碰了一鼻子灰,干警们却并不泄气:“执行找人就像海底捞针,至少这次我们获得了新的线索。顺着线索深挖细查,总会迎来转机。”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数年如一日深入群众的躬身实践中,壶瓶山法庭坚持用心服务群众,保障群众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