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胜财 雷鸿涛
“美人窝”桃江,再传“捷报”。
近日,桃江竹海深处的《桃花江竹海幻境》剧场,斩获中国空间设计大赛银奖。中国空间设计大赛,是中国建筑装饰设计类最高荣誉奖,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
“南竹之乡”桃江,拥有竹林115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趣”桃江,过“竹”瘾。这里有竹,有剧,竹与文旅体康相融合更是产生“竹+”新业态,竹产业产值达到155.21亿元,竹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产值高达287.5亿元。
一竹富万民,且看桃江16万人如何“靠竹吃竹”。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12月11日,4A级景区桃花江竹海,沉浸式楚风竹宴剧《桃花江竹海幻境》如期上演,观众席座无虚席。
该剧以屈原在桃江生活经历的传说为创作蓝本,生动呈现了桃江惊鸿一瞥的“美人”文化、屈原笔下“香草美人”的理想精神、竹海生长的“君子”气节。
观众步入剧场,在古装演员的指引下步入“幻境”,会慢慢发现这里并不是传统的剧场模样——头顶的天空、前方的竹海、眼前的桌面融为一体。360度沉浸式的幻境场域,让人仿佛穿越回到了屈原身边,置身于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之旅中。
“我们通过科技为文化增添现代色彩,通过构建通透效果的镜框式立体舞台,将景区自然景观纳入秀演大视觉体系之中,让景在戏中,戏在景里。”《桃花江竹海幻境》总导演李彦说,该剧将“宴、剧、演”结合起来,用数字艺术赋能,为游客营造了沉浸式、角色化的观演体验。
“随着剧情的发展,灯光和音响的配合恰到好处,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特别是那竹林小道、竹海幕布,灯光打在竹叶上,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真是太美了!”观看演出后,游客李霞感叹,这里的灯光音响效果太棒了。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桃花江竹海景区今年的月均接待人数为76313人,同比2023年增长58.01%;月均收入754.7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16.90%。
9月3日至4日,2024年益阳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桃江成功举办。火出圈的《桃花江竹海幻境》,只是大会的“拿手好戏”之一。
办一次会,兴一座城。旅发大会深度融合竹文化、屈原文化,文旅IP角色形象“灵蕴桃江”中的“竹君子”“桃仙子”“笋宝”以可爱形象生动诠释桃江竹之底蕴。旅发大会上,桃江县委书记向荣化身家乡推介官,携手桃江IP形象竹君子,以五问五答,对话屈原,将桃江的风韵、风味、风雅、风骨、风尚娓娓道来。
乘着旅发大会的东风,桃江持续擦亮“浪漫桃花江 竹乡遇见美”文旅品牌形象。
今年,该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提靓景区景点,提质升级桃花江竹海景区,改造博览园、天问书院及附属设施,优化修山“小洱海”旅游业态。
同时,提质新建三堂街水岸湿地度假庄园游船码头、沿江沙滩露营等项目,整合开发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莲芽洲观鸟、黄草洲垂钓、赵林洲户外露营基地等旅游业态。
桃江还着力做好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坚定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方向,进一步补短板、锻长板、强融合,切实将办会成果转化成一个个实体项目、一波波发展动能、一项项民生福祉,切实推动全县旅游业高质量持续发展。
以锻长板为例,旅发大会后,桃花江竹海、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成了“人气王”,也成了桃江文旅板块里的“长板”。
桃花江竹海景区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发展目标,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致力于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开发新业态、新模式与新场景,全面提升景区及周边地区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品质。
2024年,全县接待952.12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57.00%;综合收入94.0952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56.84%。
将一根竹子“吃干榨尽”
桃江拥有竹林面积全省第一,桃江人对竹子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们看来,竹子全身都是宝。桃江实现了从竹笋、竹头到竹茎、竹尾、竹屑的全竹利用。
11月27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团记者,走进桃江县马迹塘笋竹产业园。
只收一季笋,全年有活干。在桃江极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将一根根竹笋清洗、挑选和切削后,加工成鲜嫩可口的罐头笋、即食笋等。今年公司以平均每公斤2.6元收购春笋2500吨。现在几条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预计全年实现销售额8000万元左右。
山当田耕,笋当菜种。桃江县深耕笋竹产业,依托桃江高新区,构建由1个国家南竹产业发展示范园、5个乡镇竹产业加工园区和多个村级竹材初级加工点组成的笋竹加工园区。全县竹业合作社达37家,鲜竹笋年产量突破1亿公斤。
9月27日至29日,2024“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桃江县举行。桃江县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以竹代塑”的号召,充分发挥当地竹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以竹代塑、以竹代木等绿色产业发展。县财政专项安排200万元支持“以竹代塑”推广应用,出台系列配套文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竹制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该县开展竹文化竹产品“六进”行动,大力推广竹制品创新与替代,掀起“以竹代塑”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组竹材等获湖南省首届“潇湘竹品”十强品牌、“湖南名品”,建成了现代竹结构的科技楼;“桃花江竹玩”获省文旅大赛金奖,系列玩教具获全国二等奖。
湖南波恩贝竹木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竹制家具家居、标准板材、文创产品已有7年。在公司的展示大厅里,竹制办公座椅、家具等一应俱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消费习惯的升级,更多人愿意选择竹制产品。去年,企业营收为3000万元,今年预计能超过5000万元。”公司董事长卢锋说。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首批“以竹代塑”团体标准》,在9月28日举行的全国“以竹代塑”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发布。湖南竹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标准制定。
在湖南竹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0多台设备正在有序生产,一根南竹经过10多道工序,被制作成刀、叉、勺等餐具。
“这些产品深受欧美国家航空、船舶餐厅青睐。仅今年7月、8月,产值就达到了1500万元。”公司总经理胡育强介绍。
在桃江,竹枝、竹叶制成的竹屑也是“宝”。“这些都是用竹屑配上适量的增加剂后制成的饲料,可供牛、马、羊等食用,物美又价廉,营养价值高。”在桃江植之源生物科技公司,厂长廖建忠指着堆成小山一般的成品说,关键是,让竹屑变废为宝。
全竹利用,科创赋能是“关键一招”。
在2024“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桃江县人民政府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竹产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省新质竹产业研究院,并落户桃江县。
近年来,桃江县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增强绿色发展内生之力。该县与省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和11位专家教授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县已获竹类专利268个。
将一根竹子“吃干榨尽”。近3年,桃江县新引进延链补链项目40个,总投资达34.2亿元。目前,该县共有竹业企业248家,16万人“靠竹吃竹”实现本地就业。构建起竹制造新兴工业产业链,开发17大类400多个品种,涉及竹重组材和新型竹基餐具、家具、玩具等多个方向。
“竹+”新业态融合发展
桃江丰富竹与文旅体康相融合的“竹+”新业态,拓展竹应用新领域、繁荣竹生态新消费,持续擦亮“南竹之乡”“美人窝”名片。
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栋风格别致的三层“竹楼”,成了“网红”打卡地。
这是国内单体最大的全竹结构现代建筑,不使用一根钢筋,21根实心全竹立柱从地面直通屋顶,主体承重结构全部使用竹材制作。
“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整个过程花了有四五年的时间。方案确定以后建造的过程还是很快的,主体一二十天就建设好了。”公司董事长薛志成说。
三层的竹楼,集中展示了竹地板、竹栏杆、竹桌椅、竹工艺品等上百种竹产品。其中,一面波浪形的墙面,由芬兰设计大师佩卡·萨米宁为福建海峡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墙面利用竹子的疏密结构和波浪形排布,以达到最佳的声乐传播效果。
桃江充分利用本土建筑资源,立足桃江竹资源独特优势,将竹元素充分融入装配式建筑,开创性打造“竹+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新型产业业态,实现协同、融合发展,加快形成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着力打造装配式建筑的“竹林风景线”。
桃江创新用“重组竹”“集成竹”实现“竹代木”,相继开发胶合竹梁柱、竹木复合墙板、竹瓦等新型建材和装配式建筑产品。推出全竹制的旅居产品,在桃花江竹海风景区27栋民宿建设中大量使用,效果明显。
今年以来,全县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3.98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均达到基本级以上要求。
在桃江,“竹+”文章越做越大,全力推动“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
“竹+文旅”方兴未艾。该县做优竹景区,打造“竹特”旅游圈。先后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省“字号”乡村旅游村、农庄、民宿等20余家,形成了深具竹乡特色的文旅休闲圈。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投资3亿元、面积11.8平方公里的桃花江竹海风景区,除了高达56.95米的“大竹笋”建筑,还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竹海、与满山翠竹完美融合的天问书院……无一不让人流连忘返。
目前,游客中心、彩虹步道、竹海幻境、竹博物馆、竹林秘境酒店、竹福旗舰店、竹文化博览园等景区新业态全部对外开放。
桃江挖掘竹文化,打造“竹核”文化圈。全面推进竹文化在本地文化守正创新与融合运用,建成湖南首家竹文化博览馆,开设竹廉展馆、天问书院。
尤其是,该县与湖南日报社、益阳总工会等合作打造教育培训基地、职工疗休养基地,效果明显。
此外,桃江丰富竹业态,打造“竹美”体验圈。提质“桃江竹福”等地方特色产品,开发康养、运动等特色产品与服务。同时,该县丰富“用竹制美物、品竹香美食、观竹海美景、听竹音美韵、居竹间美宿、行竹山美道、赏竹林美剧、饮竹酿美酒、做竹乡美人、扬竹之美德”的360度“竹美”体验,打造“浪漫桃花江·竹乡遇见美”品牌。
桃江2023、2024年连续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