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玉
一
茶常高速,由茶陵到常宁,今年腊月通车。据说,在安仁县禾市乡路段,已高高悬挂起一块指示牌:欧阳厚均故居。欧阳厚均故居阳古大屋第二期修缮工程,也在今年11月正式竣工。
得知这个消息,我感到非常欣慰,届时,欧阳厚均会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吧?晚清四大中兴名臣,有两位是欧阳厚均的学生,他本该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和关注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默默无闻。
作为山长,欧阳厚均对岳麓书院的贡献,不亚于罗典。可书院有罗典专祠,欧阳厚均则被光阴的尘埃,完全遮蔽了。
欧阳厚均是岳麓书院任职时间最长的山长之一,跟罗典一样,都是27年。罗典90岁死于任上,欧阳厚均则在他78岁时,以精力不济为由,告老还乡了。
老师牛不牛,主要看学生。很显然,有一个算一个,捉对比拼,欧阳厚均“完胜”罗典。贺长龄、严如熤、彭浚、陶必铨等,自然不错,但与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等人比起来,事业名望地位,皆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这种比拼没多大意义,也不算公平。罗典弟子多太平官员,很难彪炳史册,而欧阳厚均的弟子身处乱世,可尽显英雄本色。
湖湘气质的大转变,与湘军有很大关系,这已有定论。将帅是军队之魂,曾国藩“耐得烦、霸得蛮”的性格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过湘军。这一点,也已有公论。
那么,欧阳厚均与曾国藩究竟有多大关联呢?如果双方只是名义上的师生,并没有学问增益与灵魂交融,那这份功劳,欧阳先生也休想拿走半分。
读过曾国藩日记的人都知道,曾国藩的毅力大于智力,对自己捉襟见肘的才华,颇为自卑。按才华,他或许进不了岳麓书院。欧阳厚均之所以录取他,看中的是他的品性。
1834年春天,曾国藩来岳麓书院想镀一下制艺的金。制艺就是写八股文。如能在短时间内,写出让考官赏心悦目的八股文,从而在这年秋闱顺利通关,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当时书院名望炽盛,除了由来已久的江湖地位,更因它的科考成绩。从宋代开始,这里便是全国四大书院之一。从雍正朝开始,两湖分闱乡试,湖南举人名额一下子暴增,岳麓书院随之脱颖而出,科考成绩遥遥领先于本省其他两百余家书院。到罗典时代,湖南的举子进士,一半出自麓山。
欧阳厚均延续了罗典时代的盛况,全省有意于科场的秀才,都恨不得挤进来。朝廷规定岳麓书院每届只招60名生员,一届三年。但罗典时代,每届生员高达180余人。到欧阳厚均时代,每届生员多达二三百人。更夸张的是,每到临考,架不住家长和学子的苦苦哀求,欧阳厚均还会招录一批不在编的生员。就像武术宗门里的记名弟子或外门弟子。曾国藩就属这类。
就是说,如果没有欧阳厚均,曾国藩铁定进不来书院。还真是怪了,经欧阳先生几个月的点拨,这年秋闱,曾国藩真的中举了。
从南宋张栻开始,岳麓书院的教学目标,就不是为了培养一心想通过科考去升官发财的禄蠹。八股文及诗赋,在岳麓书院一直属于末流。岳麓书院的目标是匡扶人心,砥砺品性,培养一批关心国家大事,视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实用型人才。这样的人不管在朝在野,都是社会中坚。这个目标,由宋到元,延至明清。历代山长的口径,都出奇一致。到罗典时代,口号依然如此。
那么,岳麓书院真不在乎科考吗?自然不是。现代人如此开明,仍把高考成绩视为名校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何况古人?罗典曾乡试第一,欧阳厚均院试第一,会试第七。罗典又做过一省学政,专门抓教育的。师生俩都做了多年科场考官,应试经验贼丰富。岳麓书院千方百计将两人挖来做山长,目的不言而喻。
跟那些籍籍无名的老师相比,欧阳厚均算得上是“金手指”了。平时带着学生钻研纯粹学问,以经史为主,经世致用之学为辅。而钻研学问的目的,重点还是为了开启智慧,陶冶性情,这一点岳麓书院口号是这么喊的,实际也是这么做的。
到了临考之年,岳麓书院的临时“押题小组”就成立了,由山长亲自挂帅,押题、作文、讲解、释疑、举例,一条龙服务。每次秋闱前后,欧阳厚均都全身心投入到备考工作之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教无类,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不管是“内门”“外门”,他都一视同仁。
二
欧阳厚均对书院的另一贡献,就是藏书与护书。书是书院的根本,书院没书,就像军队缺了武器。这么多人涌入岳麓书院,对书院藏书也是渴慕已久。只有博览群书,识见与文采才有长进。然而欧阳厚均接手书院时,发现御书楼的藏书已剩不多了。
未经战乱与遽变,图书竟也毁败一空,这让欧阳山长很是愤怒,指出图书被毁的四大原因。欧阳山长自曝家丑的目的,是想号召社会各界向书院捐书、捐钱、捐物。最终他的目的达成了。短短几个月,就征集购买了一万余卷书籍。为了不重蹈覆辙,欧阳山长反复思量,不断探索,终于拟订出了一套严密的征集收购、编目整理、借阅保管、问责追责的规章制度。
欧阳厚均在书院发明了一套“砥砺学习法”,就是二三子,或三五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结成学习互助小组。彼此常在一起关心国事、探讨学问、砥砺品行。可谈功名,不言利禄;可立高远理想,不逐声色犬马。
多年后,为对付太平军,曾国藩从北京回乡招募湘勇,也算是借鉴了老师的这个法子。北京和长沙那些虚与委蛇的政客,被他一概拒之门外,他只选那些跟自己品性相似、理念相同、意志相近的人物,来担任军中大梁,这其中就有不少麓山学子。欧阳厚均像是预见了这一切似的,早早为他备下了这一支奇兵。
百年后,毛润之以“二十八画生”在长沙征友,岳麓山下新民学会等进步团队的成立,也借鉴欧阳山长这种物以类聚的小圈子学习法。
在教育上,欧阳山长还有更厉害的一招,就是勉励教学法。这一招也是他首创的,岳麓书院原来并没有,或者说,原来并没有成为特色。书院的老师一直以严厉著称,往往批评多,褒扬少。
欧阳厚均不怎么批评学生,而是逮着学生的优点就放肆夸赞。这一点对曾国藩很重要。曾国藩的才华自是不差,但因为才华与自己的高远理想不匹配,内心总有那么一点自卑。特别是来岳麓书院前,考个秀才都那么难,自信心几乎降至冰点。欧阳厚均的夸赞,提振了他的精神,拯救了他的整个人生。
若干年后,曾国藩反思欧阳先生的勉励学习法,发现这不但能帮助自己成功,还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成功。他的严苛,永远只对自己。对身边人和湘军将士,则以褒扬为主。少批评,多鼓励。
三
打上岳麓烙印的儒生,个性一般敦厚、隐忍、沉毅、果敢。经世致用很是在行,文采风流则一般般。与太平军交战,打的既是才干,又是品性。结硬寨,打呆仗,平推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湘军气质其实就是岳麓风格的弘扬,湘军的胜利其实就是岳麓精神的胜利。
欧阳厚均的这批学生,真正能彪炳史册的功绩,不在剿灭太平军。因为不管太平天国如何不堪,从历史进程来看,它的出现的确动摇了封建王朝的根本,为后来新旧民主革命,起到了助推作用。太平天国的确建立不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先进政权,可曾国藩等人保全的,也不过是一个摇摇欲倾的腐朽王朝。
那么,他们真正的功绩是什么呢?是将书院所重视的品性,借助浴火重生的湘勇,迅速在湖湘大地推广传播出去,从而在潇湘历来凄清幽冷、孤独隐逸、逍遥怀远的审美情趣之外,铸就了霸蛮任侠、敢为人先、特立独行的湘民品质。从宋代以来,书院就以“传道济民”为要务,然而直到晚清,这种精神才真正走出院墙,遍染三湘。
曾家世代务农,可从曾国藩科考入京,仅二十余年,曾家在湘乡就成了庞然大物。曾的成功,有着清晰的轨迹可循,其处世之道,后世成为显学,对湖南近代人才群的崛起,绝对功莫大焉。追根溯源,曾家未必没有受到欧阳家族处世方式的影响。
欧阳家在安仁算是豪绅,有良田几千亩,华屋百余间。父亲早逝,母亲因经常捐金献田,建私塾、救急困、修官道、葺黉宫、建贡院,多次受到朝廷表彰。封建社会,一般是母凭子贵。欧阳家却恰恰相反。母亲的封号品级一直在欧阳厚均之前,欧阳厚均官秩五品时,母亲已是四品太恭人。欧阳厚均的职位,曾十日三升,很可能跟他母亲的慷慨捐献有关。
当年欧阳厚均“官滞十年惭拙宦”,突然旬日三迁,被派去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很快他就发现,这个官不好做。嘉庆晚年,社会糜烂,官场腐败,欧阳厚均想要检举揭发,又顶不住说情或报复的压力。想要随波逐流,心中又义愤难平。左思右想,突然冁然一笑,既然不是长袖善舞之辈,不如归去来兮,在人生的另一条频道上发光发热,成为一代让人景仰的教育大家。
越是地位显赫,曾国藩做人越是低调。太平军被消灭后,他主动奏请朝廷,解散让多方都忌惮的湘军,他本人也蛰伏了一段时间。直到捻军兴起,曾国藩才再次被派出平乱。然而失去了如臂使指的湘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终他毫无建树。
后世某些作家则说他是故意如此,反正权力、财富、地位、名望都有了,再要显能,就会功高盖主,不如韬光养晦,得过且过,将这火中取栗的泼天之功让给朝堂新秀李鸿章。自始至终,曾国藩都跟老师欧阳厚均一样,是一位社会时局与个人际遇的清醒者。
除了曾国藩,我们若要细剖其他弟子,也能从他们身上找到欧阳山长言传身教的影子。我很希望让欧阳厚均能入祀慎斋祠,那样既能彰显他的历史功绩,又能成全一份师生之情,还让游客对书院另添一份敬仰,对历史再留一份凝望。从欧阳厚均开始,湖湘多了一群摇曳生姿的身影,中国多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浩歌,未来多了一份曙光在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