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哲琨 刘先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承载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神圣职责,立足新时代教育需求的变革,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所在。
坚持以德育人立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坚持以智育人促创新。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良性循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于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既要重视知识的宽度,也要重视学习的深度,在学习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通晓天下道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做到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
坚持以体育人健体魄。“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青少年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毅力,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国之大计。这就要求通过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全面把握体育课改核心指导思想“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与要求,使其成为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组织模式。打造高质量体育课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行为、健康”诸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坚持以美育人润心灵。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必须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着力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创作并推广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培养出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时代新人。
以劳育人强实践。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活动,通过劳动,人类改变现实世界、书写自身历史、创造灿烂文明。“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德智体美上优秀,也必须从劳动中体验生活本质、了解社会责任,进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