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湘江副刊·潮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观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阳女儿琼瑶:念我故乡兰芝堂

    衡阳县人民政府近年修建的琼瑶祖屋兰芝堂。 甘建华 摄

    1989年5月7日,琼瑶(前排左二)、平鑫涛夫妇回到老家衡阳兰芝堂祭祖。 甘建华 供图

    琼瑶1989年5月8日离别衡阳前的留言。 甘建华 供图

  甘建华

  12月4日下午,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震惊了全球华人圈:台湾女作家琼瑶在新北市淡水区家中离世,终年86岁。人们通过网络和视频读着她留下的遗书,回想其小说、影视陪伴自己的青春岁月,那是一段不可复制的文化烙印。

  两个多月前,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晚上,琼瑶的名字在家乡衡阳的夜空响起,主题曲就是她多年前写的《念我故乡》,节目主持人宣读了她隔海发来的贺信:“时隔三十余年,透过你们制作的视频,再次看现在的湖南衡阳,山水风光依旧秀丽,历史古建文物大量修复,市政建设繁荣进步,乡亲们的生活大大地改善,我的心中也十分欣慰。这是大家的福气,作为一个衡阳人的骄傲。”

  琼瑶本名陈喆,谱名诗喆,1938年4月20日生于成都,祖籍衡阳渣江兰芝堂(今衡阳县三湖镇大波村)。1942年至1944年,1948年至1949年,她曾两度随父母回乡避难,1949年举家去台湾。

  早在1963年夏天,琼瑶因自传体长篇小说《窗外》一鸣惊人。嗣后创作《烟雨蒙蒙》《在水一方》《一帘幽梦》《几度夕阳红》《心有千千结》《雁儿在林梢》《月朦胧鸟朦胧》等数十部长篇小说,以至于“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琼瑶”。她最得意之作是红得不能再红的《还珠格格》,封笔之作则是耗时7年、今年夏天在大陆出版的80万字简体中文版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

  1989年5月,在离别祖国大陆40年后,偕丈夫平鑫涛回乡省亲祭祖,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

  琼瑶曾在兰芝堂度过比较幸福的两年多时光,《我的故事》一书中,“祖父和兰芝堂”一节有着比较详尽的描述。如今,重新修建的兰芝堂琼瑶祖居,已经布展等待开馆,衡阳丰家洲文创园也与琼瑶IP联名打造艺术中心。故乡没有忘记漂泊在外的游子,而游子的心中永远念着故乡。

  兰芝堂陈家是衡阳的名门望族,也是书香之家,据说当年庋藏诗书逾万册。琼瑶高祖陈大源是湘军水师提督彭玉麟部将,因功官至三品,曾任长江水师湖口炮船厂总办、江西九江知州等职。其子陈启稠诰授奉直大夫,候选通判,领五品衔。其孙即琼瑶祖父陈墨西,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乡试廪贡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南京两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成为海派书法大师李瑞清监督(校长)的得意门生。宣统元年(1909年)留学日本,结识黄兴、孙中山、蔡锷,旋即参加同盟会。宣统末年(1911年),随孙中山先生回国,奉命赴秦州(今甘肃天水)参加黄钺、向燊领导的陇右光复,担任甘肃临时军政府秘书长兼教育司司长。1935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互相倾轧而回乡,先后在省立衡阳女中(今衡阳市十七中)、衡山南华中学(今南岳区一中)、衡阳县立中学(今衡阳市二中)等校任教。

  1989年5月6日,琼瑶夫妇回衡阳探亲祭祖。一投入故乡的怀抱,她便沉浸在浓郁的乡音乡情中。后来,她深情地回忆道:“我离开衡阳时,那时的衡阳还是个小城市,我可以从城头跑到城尾。现在已经很大了,已经成了大城市了。”当有人问她会不会说衡阳话,她笑着说:“我不会说衡阳话,我的父母也不会说衡阳话,但我很喜欢听乡音。”

  尽管琼瑶还乡行踪作了保密,但还是被一些“琼瑶迷”探听到了。回到衡阳当晚,便有一位年轻姑娘设法找到琼瑶,说是已经读了她38部小说,巴不得见这位同乡作家一面。就在回老家祭祖的路上,只要车子一停,便有人持书蹿上车来,要求琼瑶签名留念。即使在宾馆吃饭,也会有人钻出来请她签名。她直率地告诉大家:“我是什么都做不好,这才去写小说的。如果能做好别的什么事情,我就不会写小说了,因为写小说是个很苦的差事。”当乡亲们称她是“衡阳著名女作家”时,她总是摇摇头,诚恳地说:“我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真的没有什么!”“我只是衡阳的女作者,不是女作家。”

  5月7日上午,琼瑶夫妇回到祖屋兰芝堂,那儿离衡阳城区五六十公里。乡亲们为了欢迎她的到来,突击抢修一条三四公里长的马路,途中还架起一座小桥,后来这条路就叫“琼瑶路”,这座桥就叫“琼瑶桥”。临时接待琼瑶一行的兴隆小学,原本是一所危房旧舍,重建工程所需全部费用,都是琼瑶慷慨捐资,当地政府要以琼瑶的名字命名,却被她婉言谢绝了。

  当天中午12时,琼瑶为祖父扫墓祭祖活动正式开始。

  陈墨西当年拒绝儿子陈道、陈均(陈致平)的劝说,没有离开大陆去台湾,照常在衡阳城乡教书谋生。后来因年龄太大,又没有生源,生活陷入困顿。1952年立春日,经友人衡阳市副市长、民革衡阳市委主委刘劲先劝说,他给原在广州中央政治讲习班同窗黄克诚发去一封求助信,同时寄上《奉寄长衡故人》十首诗和两篇序文,内有“偶击晨钟试一鸣,寒惊衡浦雁无声”之句。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黄克诚,接到故人的信和诗,及时作了批示,要求当地政府尽快为其解决生活困难。不久,陈墨西被聘任衡阳县志编委会主任委员,旋聘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翌年初,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聘为参事室参事、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随后当选湖南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和衡阳县政协委员。

  陈墨西平生推崇乡贤船山先生王夫之,著有《关于王夫之学术思想之探论》。所撰纪念王夫之诞辰290周年对联:“湘水衡云留正气;楚辞孤竹证同心。”至今悬于湘西草堂正厅内壁进门左边第一副。1954年冬天,他先后两次考察菜塘湾船山故居和大罗山王夫之墓地,走访当地干部群众,征求各方意见,撰写近3万字调查材料,在省人大会议上提出船山故居保护提案,倡修船山图书馆,均得到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落实。1960年5月23日,老人因病于兰芝堂辞世,享寿91岁,丧事由省政府出资操办。1999年,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编印《风范长存》专集,纪念其诞辰130周年。

  琼瑶深情地感叹道:“爷爷早已离开了人世,我们没能在他的晚年见上一面,真是太遗憾了,可他老人家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真是太多了。”

  陈墨西墓地在本村繁荣组境内虎泥冲虎形山,离祖屋兰芝堂不远。琼瑶回乡前一年冬天,陈均与子女们出资,已将坟茔修葺一新。冢左侧墓圈嵌有汉白玉石刻碑文《重修陈公墨西墓记》,这是琼瑶父亲陈均亲自撰写的。

  琼瑶、平鑫涛夫妇来到祖父墓前,代替在台湾已八秩高龄的父亲和年逾古稀的母亲,摆上祭品,献上花圈和鲜花,并在祖父墓前三跪九叩。40年的离别,40年的牵挂,心潮难平,哀思无限,此刻全都融入深深的鞠躬叩首之中。成千上万的乡亲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墓地所在的那个小山头上,挨挨挤挤站满了看热闹的人。

  祭祖之后,琼瑶夫妇在兰芝堂大摆酒席,每桌十大碗菜,盛情款待乡邻们。她挨桌给大家伙儿敬酒,每到一桌,都会笑吟吟地问道:“乡亲们杯里都有酒吗?”

  临别兰芝堂,琼瑶深情挥舞着双手,乡亲们都说欢迎她再来。走了好一段路程,琼瑶泪眼婆娑,还在回头凝望故乡。

  琼瑶夫妇回湘期间,湖南电视台举办了一台文艺晚会《问故乡你有几多情》,由李谷一演唱琼瑶作词、王立平作曲的《念我故乡》,直接将晚会推向高潮。连一向矜持的琼瑶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离座冲上舞台,与正在演唱的李谷一拥抱在一起,全场观众为之动容。

  “回首衡阳,遥望湘江。白云深处,是我故乡。我欲归去,山高水长。我不归去,最断人肠。回雁峰下,雁去何方。洞庭湖畔,几度夕阳。莫怨雁儿,漂泊流浪。辗转徘徊,多少心伤。寄语白云,归我故乡。告我亲人,未曾相忘。浪迹天涯,怀我故乡。眉间心上,皆我故乡。”这首歌道出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并赋予期盼两岸统一的深层涵义,被勒石刻碑于衡阳市湘江东路湘水明珠文化公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