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富矿乡
——从花垣县双坪村看“锰三角”之变

    环境优美的双坪村。吴向申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颐佳 通讯员 黄馨怡 张夫倪

  脆柿橘黄、吊瓜火红,设施完备的高标准农田一派丰收景象;葱茏山林里,鸡满棚牛满栏……深秋时节,记者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龙潭镇双坪村,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矿渣遍野、满目疮痍的“锰三角”尾矿库整治区。

  从尘土飞扬到绿水青山

  十八洞村往西北方向车行约20分钟,视线豁然开朗,群山环抱间,难得的一块平地,风光旖旎、满眼翠色。

  双坪村党支部书记吴志刚指着一片桑树林说:“从前,我们这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与如今这景色天差地别。”

  花垣县位于湘渝黔“锰三角”核心地带,锰、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东方锰都”。20世纪70年代以来,粗放的“发锰财”方式让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据统计,最盛时该县有1300多处矿硐、近百座尾矿库。双坪村所在的龙潭镇就有矿硐330多处,废水横流、尘土飞扬、山体伤痕累累。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锰三角”污染问题,花垣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其中,在省发改委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双坪村引进蚕桑养殖企业,在350余亩的废弃尾矿库上,建起桑树养殖基地,收效明显。

  驻村工作队队长刘训华介绍,桑树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耐受性,不仅能保持水土、改善土壤,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去年,蚕桑产业为村民们增加务工收入5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

  青山复绿后,昔日被矿车碾碎的泥泞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乌黑光亮的柏油路连通各组。整修的水渠可提供现代化灌溉方式,新修的污水处理系统能使人禽畜粪污达标排放。

  目前,花垣已完成矿山覆土复绿1.45万余亩,在关闭的尾矿库及矿坪上种植8000余亩蚕桑,1195个矿硐实现永久性封堵,利用铅锌尾砂生产轻质石膏、集成墙板、腻子粉等建筑材料,与中南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锰渣综合利用技术。

  2022年,该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改善幅度均排名全省第一。2023年6月,成功摘掉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县的“帽子”,人民群众对矿业环境治理总体满意率达97.6%。

  “矿老板”化身“牛老板”

  青山重现,“绿色财富”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走进村里1200平方米的黑皮鸡枞菌种植基地,4个智能恒温恒湿大棚让人眼前一亮。棚内,一朵朵菌菇破土而出,村民采摘、削根、分拣,忙得不亦乐乎。

  黑皮鸡枞菌口味鲜美、药食两用,号称土地里的“黑黄金”。去年,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双坪村与湖南省山东商会达成合作,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预计今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0万元,增加村民务工收入80余万元。

  立足村情,双坪深挖产业潜力。在经过土壤改良和生态复绿的土地以及非矿区,打造特色生态种养体系。

  走进佳瑞牧业养殖场,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肉牛,正津津有味地享受“美食”。“牛老板”庹敏说:“2007年前我就是大家说的矿老板,钱是赚了些,但日子过得担惊受怕。随着花垣矿业转型,专家指导我养牛,将湘西黄牛和优质牛种杂交,现在产肉量大、繁殖力强,不愁销路。”

  曾经的“矿老板”纷纷弃矿从农,化身“牛老板”“茶老板”“果老板”,湖南德农牧业集团、五龙公司等大批惠农企业,通过乡村合作社方式反哺村民。

  双坪村养牛产业与佳惠集团达成产销合作,年销售过百万元;建设年屠宰1500万羽土鸡加工厂,带动养殖户年增收2000万元以上;全村还形成蚕桑、茶叶、烟叶、果蔬、水稻、油菜共计八大产业,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0万元。

  小山村争创3A级景区

  秋风习习,龙潭河畔千株紫薇摇曳生姿。纷至沓来的“城里人”走进果园,火红的秋柿甜进心里。

  来自吉首的游客韩阳阳说:“自从彩稻节来双坪玩过一次,这里便成了家人的后花园,村中四季有景。”

  “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播撒油菜种子了,到明年春天,这一片就是千亩油菜花海。”驻村帮扶队队员谭朝晔告诉记者,今年是双坪村栽种景观彩稻的第三年。他们与省农科院合作,利用卫星定位、3D技术等,以地为纸、以稻为墨,绘就蔚为壮观的稻田画,引得游人如织。

  夜幕降临,200盏苗族风情浓郁的新能源路灯点亮乡村。沿河散步的村民龙云菊告诉记者,她就在家门口的服装厂上班,既能挣钱又能顾家。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去年还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双坪村邻近十八洞片区,距州府吉首约1小时车程,距县城、边城风景区约半小时车程。该村正围绕创建乡村旅游3A级景区目标,以龙潭河风光带为核心,建设集农业、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稻田公园。聚焦苗族文化、乡村美食、田园景观,修建苗族文化广场、特色民宿、农家乐、游客服务中心,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每年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举办油菜花、荷花、稻花、油茶花等节会活动,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轰隆隆的机器声从新村部传来。“这是我们正在建设的篮球场,花垣明年的‘村BA’要在这里举行。”刘训华指着吊瓜园说,那一片已规划建设苗族风情文化活动中心,游客可游玩、垂钓、露营,还可参与赶秋、苗年、春耕、秋收等各式苗族文旅特色活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