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湘江副刊·潮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古村,唱响《当红军歌》

  志在飞

  在广东省南雄市史志办公室,我们听说,南雄最引以自豪的党史文物就是油山镇上朔村徐氏祠堂墙壁上保护尚好的《当红军歌》。这首歌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留下唯一一首有曲谱、有歌词、完整的红军歌曲。讲完这首歌是如何被发现的,南雄史志办主任黄树材就用方言味的普通话哼唱着:“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饷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当兵就要当红军,帮助工农打敌人。买办豪绅和地主,杀他一个不留情……”

  这些年,上朔村在挖掘和创新红色资源方面很有建树。走进上朔村,我们看见村里的房屋统一着色,基本上都粉刷一新,纵横交错的道路也是油砂铺成。红色的院落、红色的标语、红色的宣传画到处可见。

  徐氏祠堂,一座清代建筑,静静矗立在村中,更是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记忆。

  烈日当空,炙热难当,我们站在祠堂外面,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当红军歌》是省保文物,需要从一个透明的玻璃框里观看。墙壁上,《当红军歌》的歌词和曲谱,以墨水书写,青砖白墙为底,字迹斑斑点点,曲谱也趋向模糊,但红军的革命豪情依旧清晰可辨。

  据说,上朔村的老百姓热爱红军,用黄泥糊墙,保护着这份珍贵的遗产。直到徐家翻新墙壁,才得以发现。他们保护的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信仰。村里的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唱起了《当红军歌》。你听,每一句歌唱,都像是当年红军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1925年,朔溪乡农民协会在这里成立;1928年,南雄县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地点也设于此。红军长征的脚步,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记。他们不仅帮助村民做农活,做家务,还教小孩子唱歌、识字,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参加红军。

  黄主任带我们去看了村里墙壁上写下的革命标语:“农民暴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欢迎白军士兵过来当红军!”还有在一座房屋的墙壁上书写着:“共产党的十大政治纲领……”这些红军标语,不仅是对当时革命行动的号召,也是对后人的启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革命的精神永远不能丢弃。

  上朔村的老人回忆说,红军长征驻扎时,村里像过节一样热闹。红军在大坪里教群众唱歌,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红军只是短暂地停留,那歌声却是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如今,虽然岁月已远,但那份情感,那份记忆,依旧在村中流传。

  1987年,上朔村被评为南雄县革命老区村。《当红军歌》所在的徐氏祠堂,也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南雄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走在上朔村的石板路上,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深沉。特别是村里几棵古老的大榕树,它们静静地立在那里,像一个个老者,它们的枝干呈现出岁月的沧桑,记载着岁月的变迁。

  我们站在大榕树下,阵阵凉风吹来,大榕树的枝叶发出呼啦啦的响声,仿佛突然有人唱起了《当红军歌》,那雄壮、激昂、整齐的歌声,在这片土地上久久回荡。

  依然能听到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唱着那首《当红军歌》。他们或许还不懂得歌词中的深意,但他们知道,这是一首值得传唱的歌,是一首对先辈致敬的歌,是一首属于他们自己的歌,更是这片土地上永不褪色的记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