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 张马良 罗金鹏 杨子情
飞鹰振翅冲云天,霓裳羽衣舞翩跹。
挽湘江,奔沧海,起宏图。芦淞,制造名城发祥之地,中小航空、服饰两大产业熠熠生辉。
75年风云激荡,75年砥砺前行。
近年来,芦淞区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全力推动“党建链”与“产业链”建设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
擎旗领航,基层治理谱新篇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核心在人。
初秋时节,惠风和畅。走进芦淞区,处处展新颜: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遍地开花、百姓安居乐业……古韵芦淞,活力迸发。
活力从何而来?来自飘扬的党旗和高质量党建——
攸创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隶属龙泉街道龙泉村,是个有8栋住宅楼、20余家服饰加工企业的无人管理小区。
如何让小区治理重回正轨?龙泉街道找到了一个有力的抓手——成立党支部,发挥党员作用,服务小区居民。
今年3月1日,攸创小区党支部成立后,支部班子在小区打造了“七彩攸家”党建品牌,并牵头成立了小区自治委员会,将党支部的工作深入到小区家家户户。
在党员的积极带动下,攸创小区环境得到改善,不少居民逐步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创了遇事大家议、办法大家想、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村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芦淞区在全市率先实现镇(街道)两新综合党委全覆盖,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优选25名两新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大工委”兼职委员,有效地防止了两新党组织“边建边散”问题。
近三年发展两新党员210名,将385名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重新纳入管理。
聚焦商圈楼宇党建,将“红商圈”建成全省首家商圈“一件事一次办”专区、成为成功入选省级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的都市商圈项目。
邵兴城市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揭牌,示范创建工作受到省、市两级组织部门的高度肯定。
金龙至尊服饰配送中心党支部为全市唯一入选全国“小个专”党建工作创新试点单位。
以镇街、园区、楼宇为单位划分若干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员”,发挥其组织资源优势,集成党建、治理、民生服务等,每年集中一定时间和力量开展“进园入企”“扫楼扫街”,组织“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底数,组建两新党组织384个,覆盖两新组织859个,覆盖率92.27%,位居全市前列。
与此同时,芦淞区建立链长制、产业协会、企业联合党委“三方发力、同频共振”工作机制,由区委书记担任第一链长,区长担任链长,企业负责人担任副链长,统筹推进规划建设、产业招商、企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
在党建引领下,芦淞区广大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被激发,成为小区治理的重要帮手,推动全区基层治理真正实现多元共治。
擎旗奋进,产业迸发新活力
1954年,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芦淞试制成功,为国产飞机安装上了“中国心”,翻开了中国航空史上崭新的一页。
近年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低空经济已经成为芦淞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9月20日,山河星航第299、300架“阿若拉”飞机正式下线并交付。
山河“阿若拉”飞机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制的全复合材料、通过民航适航认证的轻型运动飞机,是一款中国没有先例的创新性产品,每一张图纸,每一项工艺创新都是自主完成,开创了多个“国内第一”。
这款强大的“机”因,成为芦淞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底气。
精于此道,以此为生。
芦淞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着力打造航空动力及低空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
在芦淞,已有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山河星航等上下游涉航企业51家。
涉航企业中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
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入选全省“4+4科创工程”,诞生了国产最大的无人运输机、首架混合电推进系统通用飞机。
基本形成了集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通航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中小航空发动机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轻型运动飞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2023年支撑全市产业规模达350多亿元。
近年来,伴随着低空经济不断发展,芦淞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传统的航空测绘、资源勘探等领域,逐步向建筑施工、物流货运、救灾抢险等更深层次场景深度融合。
湖南翔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研发的航空装备消防吊桶、高压水炮正式拿到制造批准书,山河星航等企业在无人机载人、物流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为芦淞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累计投资100多亿元,64平方公里的凤凰航空城已蔚然成势。
全省唯一的A1类跑道型机场——株洲芦淞通用机场正加速改扩升级,开通运营2条短途运输航线,通航运营能力稳居全省第一。
连续三年承办湖南省通航博览会动态飞行表演,组建全国第一支民间飞行表演队、全国第一支航空消防救援大队……
万亿蓝海,向天发展。
芦淞低空经济发展大势已成。
而在服饰赛道,芦淞区持续推进“时尚芦淞”品牌建设,不断创新求变、服饰产业枝繁叶茂。
金秋时节,芦淞区再次成为时尚界的焦点。
9月24日,备受瞩目的2024湖南服饰博览会暨芦淞时装周盛大开幕。
备受瞩目的素白大秀为展会打响头炮,秀场全景屏幕亮起点点繁星,流光溢彩间变幻出不同场景,描绘出服饰产业如梦如幻的浩瀚银河。模特身着素白服饰婉约走来并定点展示,为观众带来新一季行业流行趋势。
芦淞服饰市场群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现有各类专业市场38个,服饰贸易辐射20多个省、230多个县市区。
历经40余年的发展,芦淞服饰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多样的产业模式,拥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市场群。
以时尚之名,汇聚全球目光。
近年来,芦淞服饰开启产业转型新篇章,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蝶变升级。
2020年,株洲服饰产业总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芦淞产业规模达700多亿元,占比70%,为湖南服饰(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芦淞力量”。
今年以来,芦淞区以龙头产业发展为主阵地,以“三个高地”为抓手,突出先进制造,担当实干、奋勇争先。
上半年,完成市区级地方收入8.2亿元,GDP增长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
经营主体培育工作获评全市一季度打造“三个高地”竞赛评比单项冠军,净增“四上”企业17家,排名株洲市城区第1。
擎旗为民,民生事业节节高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变化太大了,我回家都找不到路了。”望着门口廊亭醒目、花草青青的小公园。家住董家塅南华二村的刘大爷高兴得合不拢嘴。
刘大爷口中所指的公园是一个集“人性化”“生态化”“海绵化”于一体的微公园,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设施齐全,行走其间恍入人间仙境,令人陶醉逍遥。
微公园的建设只是芦淞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芦淞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持续办好“三微六位”等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提高城乡居民养老水平。
2023年,芦淞区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创成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12个,“芦淞服饰人”入选省特色劳务品牌。获评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居民医保缴费工作获评省先进,村卫生室医保开通实现全覆盖。
加大教育医疗投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新增公办学位1200个、普惠园位1575个,“双减”经验入选省典型案例。
姚家坝卫生院中医骨伤科获评省级重点培育专科,全市首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城区首家社区医院正式运营。青山大筒入选省级非遗,烟雨潇湘文化院揭牌成立。
近年来,芦淞区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工业化思维抓好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着力将白关丝瓜打造成中国丝瓜第一品牌,加快大京风景区开发,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航空小镇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华亿庄园获评国家3A级景区,钟鼓岭入选省级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大汉·悦中心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越山海、行无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芦淞区将以更加豪迈的姿态、更加稳健的步伐,劈波斩浪、勇攀高峰,在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奏响奋进的激扬乐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芦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