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孔子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上则干济政治,下则主持教育”(钱穆语),在周游列国宣传仁政的同时,乐此不疲地作为民间教育家推行自由办学,使教育成为一种不问出处、但求收获的文化传统。他关于教育的理念和主张、学说和经验,他的坚持不懈和智慧教学,对后世影响深刻而持久。
孔子因材施教,不因学生的出身搞特殊化,也不拿讲学名声去换政治地位,更不标榜自己是了不起的名家大师。他在《论语》中先后七次说自己非圣人,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耳。
今人创造性策划了一场著名的“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创新地想象马克思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与文庙所供奉的孔圣人,展开一场超越时空、融贯中西的精神交流和思想对话。一个是全球的革命导师,一个是中国的教育先师,启智润心、求实创新,以前所未有的育人智慧方式,改变思想世界的行为选择。可以说,他们是不同师道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弘扬者。
岳麓书院在历史上多次修建,都会重塑孔子像奉于殿中,绘制七十贤士图,敬立于文庙尊崇文脉赓续。大家以祭祀孔子为精神图腾,以此作为重教兴学、赓续文脉、使命惟新的精神之源。
有史可据的宋初山长周式以来,一代代山长、教师沉潜坚守、嘉惠士林,激励学子经世济民、建功立业,也感动了历史上多个最高统治者为书院御书赐匾,给予最高表彰,赞赏其“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做好了学问,可以实现天人合一。传好了师道,更能正道致远。
他们要坚持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也要传承教育不分贵贱的师道。
岳麓书院历经多次浩劫而弦歌不辍,关键在于历代掌教山长以及厚爱书院的硕学大儒,薪火相传、殚精竭虑。跨越藩篱、互为道友的张栻、朱熹留与后世的,不仅有打破文化壁垒的“朱张会讲”佳话,而且创造了读书人“深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的士林奇谈,以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具体实践“致中和”的价值理念。
道南正脉,潇湘洙泗,成就了这份属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岳麓书院历千年文脉遐昌,离不开陈傅良、真德秀、魏了翁、刘必大、吴道行、车万育、王文清、罗典、欧阳厚均、王先谦等先生,接力传承朱张学统,呕心培育学子胸怀天下,弘扬传道济民、成就人才的岳麓精髓,造就了王夫之、魏源、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时代大才,故而有其为湖湘文化理论重镇、湖南人精神圣殿的持久盛誉。
诸多大儒的加盟与存在,使得这一座书院历千古而常新。在他们的身上,独特的、传道济民的教育家精神,深刻地影响到一代代、一批批岳麓学子,犹如江河奔流一样将自己的毕生心血献给潇湘胜境、中华大地,成为蔚起新的人才集群的实践者与探索者。
尊师重道,尊师重教,就是把千百年来重教兴学的思想与作为,一直闪亮在人心深处的师道文化。弘扬教育家精神,形成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客观地研究古往今来推动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文明进步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他们的事业选择、工作责任、生活态度、精神追求和境界要求。正因为有这样一种精神的存在,才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杨昌济是从岳麓书院走出来的。他的一生,深潜教职立德树人,引导积贫积弱时代的中国青年“立志”“修身”和“知行合一”。他冀图教育改革的思想,一度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最初选择小学教育职业。
在湖大校园里,工商管理学院专辟一楼大厅,陈列一个大型室内现代名师人物雕像群,有十尊之多,作为商学强国、追寻大先生的思政大课堂,与岳麓书院文庙祭祀先贤的精神殿堂,根魂相依,相互辉映,融通古今,赓续书院千年文脉中的师道传承——
胡元倓拒任高官,磨血办教育,终身过着“苦行僧”的日子。曹典球身兼要员数职、收入殷实丰厚,却始终捐赠巨资兴教,不给子孙留下一分钱。胡庶华三任湖大校长十年有余,曾以朱熹留在岳麓书院的“忠孝廉节”为湖大校训,并创作校歌,强调博古通今、文理兼修、学贯中西,成为千年学府一个闪耀的精神符号。李达在新中国成立时,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直接任命的湖大校长,在改造旧湖大、建设新湖大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为人民办大学”的教育思想。
“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最初是张栻写在《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中的一句话,至今仍作为传道济民的书院文化精神内核所在,从血脉上联系着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实事求是的革命文化,并潜在地滋养了湖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与活跃的现代文化。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弘扬教育家精神,就是要深入研究教育家精神的文化基因、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以先贤的教育家精神内涵,潜在而深刻地影响更多的后来继承者与弘道者,不断厚植深厚的教育情怀、深远的教育理想和深邃的教育智慧,让师道成为更加持久、更加闪亮、更加强盛的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