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00年以来,湖南走出了7位举重奥运冠军——
“举重湘军”是如何炼成的

    8月7日,在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侯志慧夺得冠军。新华社 发

    8月8日,在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女子59公斤级比赛中,罗诗芳夺得冠军。新华社 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

  从2000年到2024年,从悉尼奥运会到巴黎奥运会,湖南举重一路凯歌高奏,7名选手展示“湖南力量”,共夺9枚金牌,奥运冠军人数与金牌总数雄冠全国。

  “湖南大力士”辈出,“举重湘军”引人关注。

  中国举重的中坚力量——

  “举重湘军”主要来自三个市州

  “举重湘军”主要来自哪些市州?记者梳理发现,举重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主要来自举重“新秀”郴州桂阳,举重“重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州。

  湘西州、永州举重令人瞩目,因为有一群扎得住根、舍得付出、慧眼选苗的基层举重教练员。

  湘西州举重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从省举重队退役的曹文富回到家乡古丈县,组建了古丈县第一支举重队,队员当中包括后来走上举重教练岗位的国家级教练甘智悦,奥运冠军杨霞的启蒙教练李小平。“曹老师在古丈任教近10年,培养了一大批举重运动爱好者,使举重这粒火种,在湘西州播撒开来。”甘智悦说。

  甘智悦今年已经63岁,做基层举重教练数十载,硕果累累。湘西州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龙玉玲,3破世界纪录的罗红卫,以及龙清泉都是他的弟子。

  永州举重运动的发家之地是与广西贺州交界的江永县。1982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该县体育局的梁小冬,兼任县体校教练。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买回7副旧杠铃,办起了当时永州第一个举重班。

  永州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王明娟,就是从江永走出来的。

  扎根郴州桂阳业余体校的李志平,是目前基层举重教练中的中生代力量和杰出代表。他是侯志慧的“伯乐”,此前,他还挖掘出了世界冠军李萍、张旺丽。

  湘西州、永州多山区县。举重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一副杠铃即可练起来,属于“廉价”项目,比较符合当时当地实际。

  湘西州竞技体育坚持举重项目优先发展。2004年,湘西州举重人才基地成立,基地被命名为“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湖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也是国家和湖南省举重队多次备战全国和世界大赛,开展封闭式训练的重要基地。湘西州举重人才基地成立以来,向湖南省举重中心输送优秀举重后备人才30多人,输送人才质量获得湖南举重队认可。

  市州精心选苗、输送优秀苗子是基础,省举重队摸索出的科学训练方法更是屡创辉煌的关键。湖南省举重队总教练周均甫介绍,省举重队有10多名教练,其中资深教练周继红带过向艳梅、侯志慧、王明娟。省举重队配备科研专家,为队员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与营养补给,才使得我省举重这些年能够长盛不衰。

  “湖南大力士”特质——

  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

  举重作为竞技体育项目,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长年承受高强度训练。湖南的举重运动员训练积极主动“加练加量”。

  侯志慧刚学举重时,从不偷懒,还主动给自己加量,教练李志平心疼地“劝告”她:“不能把重量加码太快!”

  无论是侯志慧、罗诗芳,还是杨霞、龙清泉、王明娟、向艳梅、谌利军,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是举重奥运冠军的共同特质。

  侯志慧因受伤等原因无法参加里约奥运会。但她没有气馁、退缩,而是不断训练、坚持,东京奥运会上,侯志慧为中国举重队取得开门红。里约奥运会上,向艳梅在抓举第三次试举中被杠铃砸到后脑勺,但她带着伤痛继续比赛,如愿夺金。

  杨霞、龙清泉、谌利军等运动员,则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将“舍我其谁”的勇气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杨霞面对竞争对手必须抓举起100公斤才能取胜。最终,她突破了自己,夺得了女子举重53公斤级奥运金牌。

  里约奥运会上,龙清泉和朝鲜选手严润哲上演巅峰对决,他在挺举第三把举起170公斤,以破世界纪录的总成绩获得金牌。

  谌利军在东京奥运会举重第二把挺举中,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加了12公斤,并成功举起,打破挺举项目奥运会纪录。

  湖南省举重队总教练周均甫认为,这些运动员都来自于农村普通家庭,吃苦耐劳,有一股狠劲,爆发力强。举重靠的就是“苦”功夫、实功夫,清贫的出身也许让他们笃定了“勤能补拙”的信条,何况这些山里孩子不“拙”,本身就是很好的苗子。湘西州、永州等地方的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民间体育运动长盛不衰。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孕育了相应的体育天赋。“天生有神力”,适合举重训练。

  举重湘军,长盛不衰凭什么——

  破解招生难、入学难、输送难

  湖南举重,持续“举”出佳绩,凭什么?

  破解业余体校招生难、入学难、输送难,打通内部循环,是湖南培养出这么多世界冠军的秘诀。

  湘西州民族体育学校原来招生范围较窄,在体教融合推进下,招生范围拓展到面向全州8县市的中小学校进行专业选拔。

  郴州市桂阳县业余体校把好选好苗入口关,作为打造冠军之乡的重中之重。每年第二季度和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期间,该校教练走访各乡镇学校和到运动会现场观察遴选好苗子。

  永州市构建了市、县、乡镇、学校四级选才网络,每年组织教练员到基层、乡镇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大规模的选才。

  体教融合,解决全面培养人才的问题。3个市州积极探索“体育回归教育、教育反哺体育”的路径。湘西州体校采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学校、单项基地教师教练“三互派”方式,让普通学校文化课教师给体校学生“加餐”,补齐体校文化教学短板。实行文化学习、训练、食宿“三集中”管理,每天业余训练3个小时,每年训练天数在300天以上。

  桂阳县通过体教融合,培养运动和文化“双高”的学生运动员,让队员做出适合他们的选择。如果体育成绩更好,可以选择职业体育之路;如果学习成绩更好,可以选择到高校深造。体教结合畅通输送,湘西州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每年都有优秀运动员通过高考,圆自己大学梦,向成都体院、武汉体院等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举重运动员10余名。

  永州市的一些中小学开始和体校联合办学,举重人口的基数不断增加。市、县建立信息库和人才网,举重尖子层出不穷。

  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各市州积极组队参加湖南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和全国青少年基地赛、分龄赛,省运会等赛事,冒出一批新生力量,继续书写举坛传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