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环洞庭湖区旅游信息化平台
助力“大湖经济区”建设

  王文辉

  环洞庭湖区是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生态经济规划区,旅游业是该区域的重要产业。而旅游信息是旅游业发展的“命根子”。推动该区域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大湖经济区”建设,需要搭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的环洞庭湖区旅游信息化平台。

  环洞庭湖区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旅游信息化平台是沟通旅游供给市场、需求市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要桥梁,能有效减少“信息孤岛”。环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相对欠发达,旅游信息化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能促进用户之间的沟通和决策效率,能提高游客的体验,对于促进环洞庭湖区的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加强环洞庭湖区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国务院对该区域经济生态规划的有效举措。

  环洞庭湖区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现状

  目前而言,环洞庭湖区旅游信息化平台大致有四个类型。第一类为旅游企业自建网站,介绍旅游企业,发布旅游产品,提供销售渠道。这类平台的主要功能是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让消费者更加了解本企业的旅游产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旅游者购买自己的产品。第二类平台为旅游电商,例如携程、去哪儿、飞猪、美团等,这类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代售旅游产品,属于一种销售渠道,目的是扩大自己平台的消费额,侧重于消费者通过自己的平台购买各类旅游产品,这类平台的主营业务各有所侧重。第三类为社交平台,例如微信、抖音、小红书等。这类平台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社交提升网络流量,通过网络流量来进行旅游产品的代售。这类平台严格来说不是专业旅游信息化平台,但具备很强的旅游信息化平台的功能,用户保有量大且活跃程度高。第四类是行政区域牵头搭建的信息平台,主要宣传属地的各类旅游产品,提升本地旅游形象,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这类信息化平台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作用,以发展当地旅游经济为主要目的。例如郴州市的“郴心游”,常德市的“一码游常德”。四类主要的信息化平台中,旅游电商的影响力最大,也是旅游者使用最频繁的。

  环洞庭湖区信息化平台优化策略

  第一,完善以地级市为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并加强各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合作。当前以地级市为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化平台蓬勃发展,是未来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既具备旅游电商的功能,同时也有职能部门的部分管理功能,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洞庭湖区横跨多个行政地区,目前,环洞庭湖区只有部分地级市上线了目的地旅游信息化平台,运营处于起步阶段。加快以地级市为单位的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并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形成环洞庭湖区旅游信息化平台的核心部分,其他现有的信息化平台作为有益补充。第二,拓展旅游产品信息的宽度。作为旅游信息化平台,尽可能地让所有的旅游产品信息化。旅游偏好具有共性,更有个性,只有让所有的旅游产品信息化,才能充分挖掘旅游市场,扩大市场容量。第三,挖掘旅游产品的信息深度。就某一旅游产品而言,从多维度信息化,为旅游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不仅能激发游客的购买愿望,更重要的是能让消费者甄选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旅游产品。例如,特色旅游产品“常德擂茶”,信息化内容不仅有该产品的包装、产地、价格等表层信息,还可以从“常德擂茶”的历史渊源、原材料构成、制作工艺、食用方法、营养价值等多个方面拓展信息。第四,融入大数据与AI技术。在环洞庭湖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自动识别环洞庭湖区的旅游消费者和潜在市场,并结合环洞庭湖区旅游活动时空分布特征,适时向目标市场推送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信息,促进该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文理学院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地项目“智慧旅游背景下环洞庭湖区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20JD051)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