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公益让我看见更好的世界”
——记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陈吉军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福芳

  忙完高考志愿服务,来不及歇上几天,陈吉军又开始对接暑假即将开展的“关注不一样的童年”项目。

  “我们准备暑假带20个志愿家庭去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高团村结对帮扶,需要提前安排。”6月13日,在湖南湘江新区岳麓街道长沙市朝晖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记者见到中心负责人陈吉军,他正忙着打电话。

  2008年投身公益以来,他先后获得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湖南省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长沙市最美志愿者、长沙市雷锋式义工等荣誉。

  从反扒“侠客”到公益卫士

  陈吉军身姿笔挺,办公桌上干净整洁。“在军队养成的习惯,做事情喜欢一丝不苟,再难也会坚持。”他笑着说。

  1999年陈吉军进入南海舰队服役,2008年退役后在长沙安家。

  一个偶然机会,他看到媒体刊登一则民间反扒人士招募令,立即报了名,并很快牵头成立长沙市青年志愿者反扒大队。这也是湖南省第一支民间反扒志愿者服务队。

  几年里,反扒大队声名鹊起,抓获20余名犯罪嫌疑人,为群众挽回数十万元损失。

  2009年,陈吉军被长沙市文明办评为“文明市民标兵”。2010年,长沙市青年志愿者反扒大队被评为“长沙市优秀志愿者团队”。

  2014年,随着治安形势好转,因社会组织规范要求,反扒大队被解散。“反扒大队解散了,但我的公益之路不能停。”陈吉军说,当年9月,在共青团长沙市委指导下,他成立长沙市朝晖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

  “公益中心如何运作,一度感到迷茫。”陈吉军介绍,“朝晖”寓意晨光,带给人们希望和温暖。他凭着一股子劲,向其他有经验的社会组织管理者请教,渐渐探索出自己的公益之路。

  当年11月,朝晖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承接了“中国公益小天使”项目,围绕环保、文化、关爱、健康、文明5个方面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善于发现“爱”、乐于分享“爱”。项目开展活动1400余场,在长沙9个社区、7个学校直接服务青少年儿童8.6万多人次。

  2016年,“雷锋号”青少年关爱家园项目启动,每年组织春季班、夏令营、秋季班、冬令营4期活动,免费托管辅导留守儿童。如今,项目开展近千场活动,服务青少年近4万人次,被评为2016年全国基层团建优秀案例、2017年湖南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在爱与被爱中坚守公益初心

  “是什么力量让你一直坚持做公益?”

  “一是希望给自己的两个孩子树立榜样;二是源于内心的热爱,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的爱。”面对记者提问,陈吉军的回答很质朴。

  受陈吉军影响,他的两个孩子从小就是志愿者,跟着父亲扶弱帮困、奉献爱心。“我儿子今年读高二、女儿读初三,儿子获得过岳麓区美德少年称号,女儿2020年被评为岳麓区新时代好少年,两个孩子品学兼优。”说起孩子,陈吉军话语里透着自豪。

  从事公益帮扶,陈吉军个人每年都要贴三四万元钱,好在他和朋友合开的保安公司有些营收。

  2017年,陈吉军在微博上看到永州一对父女的求助信息,女孩患白血病,在长沙的医院治疗,家中负债累累,急需帮助。他当即带着志愿者去医院了解情况,组织爱心捐助。虽然捐款金额不算多,但这份来自陌生人的爱心,让父女俩很感动。当年,女孩的爸爸就加入陈吉军的公益中心,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前几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王斌,因陈吉军做反扒志愿者时帮助其同学找到了手机,也被带动走上公益之路。“王斌加入我们团队后,在同学中组织了一批志愿者,每天在天马公寓一带巡逻,对小偷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陈吉军说。

  可让陈吉军没想到的是,2015年王斌毕业后,放弃了央企工作岗位,选择在公益中心做专职公益人一年多时间。“后来因为家人催他结婚,他才回到家乡兰州,至今仍坚持做公益。”陈吉军说,“这样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做公益让我看见更好的世界,我很自豪,我是美好世界的创造者、参与者。在公益这条道路上,我会一直走下去!”他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