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炎陵籍援非工作者首小勇:
将“村超”的风吹到非洲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咪 通讯员 张和生

  近日,株洲炎陵籍援非工作者首小勇在非洲贝宁组织首届“村超”,引人关注。

  首小勇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从事棉花种植技术指导多年。

  2017年,他申请参与中国援贝宁棉花技术项目,担任第三期技术项目组组长,在贝宁实施棉花高产栽培示范和推广,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除了完成技术援助任务,我们还希望让贝宁民众了解中国。”首小勇说。

  通过观察,首小勇发现,在贝宁,随处可见踢球的村民。2023年2月,得知项目驻地美丽城村附近唯一的足球场被大学征用后,他萌生在基地后面空地上修建足球场的想法。

  经过讨论,项目专家组一致决定为村民修建一个简易足球场。

  项目组专家和当地员工一道,在基地库房后面空地测量划线,使用挖掘机、平地机等机械,平整出一块标准足球场地,用废旧材料做成球门和球网。

  首小勇说,足球场虽然相对简陋,但村民总算有了踢球的场所,本地人经常来踢球,还取名“友谊足球场”。

  一开始,首小勇并没有想到举办非洲“村超”。“今年2月,我休假结束回到贝宁,发现偏远乡村的人骑着摩托车来踢球,还在周末进行比赛,我就想到将中国正热的‘村超’引入当地。”

  首小勇立即联系附近的村民,开始筹备“村超”。

  项目组棉花生产主管阿基卢·阿特斯参与球场建设和联赛组织工作。他说,球场修建好后,村民非常满意。当他和中国专家提议举办“村超”时,村民纷纷表示参赛,并推选球队负责人。

  今年3月,项目组在当地村民支持下举办首届“村超”,汇集来自附近的6个村庄和帕拉库大学等12支球队,球员包括棉农、拖拉机司机、木匠和学生等业余足球爱好者。

  比赛在周末举行,采取联赛赛制,倡导足球运动的拼搏精神,促进村落间交流和合作,同时也提供一个展现中国文化和贝宁传统文化的舞台。

  随着“村超”知名度不断攀升,周边村民纷纷骑摩托车带着孩子前来观赛,最多的时候现场观众达到七八百人。

  5月25日,第一届非洲贝宁“村超”联赛总决赛举行。赛场上,中法双语“非洲村超活力四射”的标语十分抢眼。中场休息期间,贝宁孔子学院的学生表演侗族舞蹈和中国武术。当《歌唱祖国》在足球场上响起,首小勇难掩激动。

  最后,水坝村队1比0战胜对手夺得冠军,项目组还特别安排颁奖仪式,为冠亚季军以及“最佳射手”“最佳守门员”等颁发奖牌和奖杯。

  首小勇说,希望通过“技术援助+村超”模式,让基地成为传授中国技术的前沿阵地、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舞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