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解强降雨应急避险的湖南密码——
压实责任抓常抓长 关口前移抓早抓小

    4月17日,江永县源口瑶族乡组织乡村两级力量对漫坝险情处进行抢险加固。

    5月26日晚,涟源市三甲乡组织乡村两级力量对落马江村受困群众进行转移。

    5月11日,新宁县黄金瑶族乡黄金村巡查发现滑坡隐患,目前已进行整治并安装专业设备,时刻监测山体安全。

    4月30日,宁远县太平镇综合应急救援队转移受困群众。

    本版图片均由省应急管理厅提供

    5月5日8时30分左右,郴州市桂东县新坊乡溪源村凤鸣岗组黄瓜垅山体发生滑坡,留下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奉永成  柏 润  范警元  李婧雯  张 媛

  “‘应急避险有良方专栏’让我们深受启发。”5月28日,新湖南客户端读者在看完《灾害来临,这里上演“生死时速”》一文后,在后台留言。

  从5月21日开始,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牵头,组织省内主流媒体组成两个采访团,深入桑植、桂东、常宁、新宁等地,对当地的应急避险成功案例进行深入采访,并推出一大批生动鲜活的融媒体报道,在各主流媒体平台持续刷屏。“媒体记者们深入一线,将镜头聚焦基层群众,深入挖掘典型经验,让我们深受鼓舞。”新宁县黄金瑶族乡党委书记许斌说。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在与各类灾害正面交锋时,作为防灾减灾救灾的最前沿,基层的防灾避险能力决定了灾害来临时所能展现的初始战斗力。

  这是提升灾害防范能力的生动实践:作为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我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抓住“转移谁、谁来转、何时转、往哪转、转移人员如何管理”五个关键环节,落细“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机制,做好暴雨洪水和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工作,全力避免人员伤亡。

  这是打造应急避险样本的高分答卷:在降雨集中期、灾害多发期,省防指充分研判、周密部署,基层组织细致排查、通力协作,涌现出张家界市慈利县金慈街道长潭河村“跑”赢泥石流,130人成功避险;郴州市桂东县新坊乡溪源村上演“生死时速”,3户10人成功躲避900立方米的山体滑坡等一批应急避险成功案例,相关工作得到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近年来,我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的难点痛点、灾害防范的堵点卡点、群众认知的盲点漏点,完善各类工程手段,培育群防群治队伍,推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激发出全民行动、共护安全的强大力量。

  强部署、重落实,夯实应急避险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效的组织和指挥能力,才能形成群体合力。

  我省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总体呈“七山二水一分田”,山地丘陵占省域面积80.5%,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超过省域面积45%,全省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8万余处,居全国第五。此外,我省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居全国第六,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这是我省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打赢应急避险主动仗必须牢牢掌握的“基本盘”。

  今年入汛以来,我省降雨较历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先后经历10轮强降雨过程。一场由省防指统筹、各地各部门压实责任的应急避险转移斗争在三湘大地开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灾工作。省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充分发挥组织指挥、会商调度、参谋协调、督导督办作用,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部门联合会商,分析研判形势,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扎实做好备汛和应急避险抢险工作,层层压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

  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及时安排部署,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各级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防汛责任人在岗履职、行动迅速,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加强巡防查险、抢险救援、避灾转移工作。尤其是通过以村组为单元,针对不同灾种,科学制定转移路线,开展防灾避险演练,筑牢安全防线。

  4月1日,湖南正式进入汛期,大范围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如约”而至。部分乡镇短时雨强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最大雨强分别达119毫米、191毫米、229毫米、301毫米。湘江、资水、北江流域及洞庭湖区共15条河流30站次发生超警洪水,其中湘江支流涓水射埠站、资水支流西洋江黄家桥站发生超保洪水,部分中小河流涨幅一度超6米。另外,各地先后发生地质灾害200余起;14个市州均出现冰雹,13个市州62个县市区极大风速超过8级。

  汛情就是命令,避险就是使命。入汛以来,省防指、省防办先后15次组织专题会商调度,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部署防汛抗灾工作,强调要全面做好超警河段、地灾隐患点、病险水库、山洪易发区、城镇易涝点等高风险区域的巡查防守工作;省防办电话叫应市县防办400余次、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150余次。

  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到岗履职,加强堤防、病险水库等高风险区域的巡查防守,并组织地灾隐患点、山洪易发区、沿河低洼地带、切坡建房户、老旧建筑等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

  各地启动不同级别的防汛应急响应66次,其中Ⅲ级应急响应7次。紧急避险转移、安置、救助3.5万余人,有效处置了衡南栗山水库渗漏险情、湘江干流超警洪水等突发事件。

  早预警、行动快,筑牢应急避险堡垒

  应急避险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讲究一个“快”字。

  “多亏了防办提前预警、及时叫应,我们才能紧急避险转移山体滑坡影响区域的9户25人,避免出现伤亡。”回忆起5月11日那天的情况,新宁县黄金瑶族乡黄金村党支部书记温世武仍心有余悸。

  5月10日18时30分,新宁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县防指、县减灾委迅速行动,调度叫应各部门各乡镇聚焦重点领域安全防范,加强值班值守、巡查转移等工作。11日8时10分左右,温世武和驻村干部李臻上山巡查发现,该村三组后山山腰处的梯田边有大量浑浊水涌出,判断上游可能有险情,立即向乡镇报告。

  “赶快组织群众转移避险。”许斌闻讯和乡应急办干部赶到现场勘查,发现该处已出现长约30米、宽约30厘米的裂缝,当即决定安排危险区域的9户25人紧急转移避险,并对危险区域进行警戒封控,设立警示标志,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巡查监测。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响应,科学应对,迅速处置,成功消除山体滑坡灾害风险。

  这样反应迅速、处置果断、转移避险及时的案例还有很多。“我发现坡体不稳定,随时有大规模滑动的可能,便立即上报。”5月1日11时20分左右,常宁市荫田镇小泉村地质灾害监测员周立平正在巡查,发现村民徐雪生屋后挡土墙顶部时有泥土混杂着雨水滑落,坡体后部出现大量裂缝,周细春屋后挡土墙也出现宽约10厘米的裂缝。险情信息上报后,当地迅速组织2户11人转移。23时15分,徐雪生、周细春屋后坡体发生滑动,滑坡体面积约6500平方米、体积达13000立方米,由于隐患排查精准、转移避险及时,避免了人员伤亡。

  4月18日,郴州市临武县气象局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计19日晚到21日有一次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20日暴雨如期而至,县应急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值班人员电话叫应各乡镇负责人,乡镇、村组干部下沉到各自的“责任田”。21日8时30分,巡查人员发现南强镇二八村沿河低洼地段住户急需转移。8时40分,县防办调度水文部门研判预测水位还会继续上涨60厘米,立即向南强镇政府发布疏散指令。9时10分,洪水已经漫入低洼住户家中一楼,但不少村民没有意识到事态严重性,不愿搬离。直至10时10分,在工作人员的不停劝阻下,沿河低洼地段18户20人全部转移至安全区域。

  凡此种种,都是我省以预警叫应及时,为各部门应急响应和群众防范灾害留足提前量,实现处置果断有力、群众避险转移到位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各级防指、防办坚持“631”递进式预报预警叫应机制,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灾害性预警信息直达基层,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根据暴雨短临预警,启动“省叫应县市、市叫应乡镇、县叫应村组、村叫应个人”模式,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常巡查、准备足,提升应急避险能力

  一声异响,听出滑坡征兆;一潭浑水,窥得山洪之危。成功应急避险的背后,是各地各部门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强化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注重从源头防范化解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的不懈努力——

  各地各部门扎实落实预案修订、队伍落实、物资储备等应急保障工作。全省修订各类调度方案、抢险预案、转移预案2.6万余件;开展转移避险应急演练2万余场次;储备编织袋2716万余条、砂石料392万立方米、块石165万立方米。

  加强堤防、病险水库、地灾隐患点、山洪易发区、城镇低洼地带、切坡建房户、临水临崖高速公路及国省干道等高风险区域的巡查防守,派出2000余批次工作组,排查出一大批风险隐患。

  严格按照“四个一律”要求,组织好地灾隐患点、山洪易发区、沿河低洼地带、切坡建房户、老旧建筑等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同时,做好应急避险后续恢复巩固工作,强化防治整治,切实消除隐患。

  毋庸置疑,应急避险是一个“细致活”“实在活”,需要久久为功,步步为营。

  应急避险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我当时没意识到有多危险,他们反复劝说我赶紧走,才让我‘死里逃生’。”株洲市攸县渌田镇江联村田心组的肖初娥老人感动地说道。4月3日上午,受强降雨影响,渌田镇江联村田心组出现险情,河道水位急速上涨,随时有冲垮房屋的风险,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转移群众。10时30分,走到肖初娥家时,她犹豫再三,不想撤出,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镇村干部果断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

  应急避险举措实不实,群众感受得到。4月17日6时33分左右,永州市江永县源口瑶族乡七工岭村灾害信息员胡德华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该村右干渠渠道受阻,溢洪堤坝坍塌,随时有决堤可能,便将险情第一时间上报乡应急办,乡村两级联动,迅速组织人员转移,32户63人成功避险。

  应急避险效果优不优,群众看得见。3月31日10时许,长沙市雨花区华银园小区应急专干唐华秀巡查时发现,小区1栋靠北面高边护坡中段出现开裂,一旦垮塌会对上方建筑物和过往人员、车辆构成威胁。10时12分,有关部门接报后赶赴现场处置,转移车辆、疏散过往居民,设立警戒线和警示标志,安排专人值守。10时30分,护坡由于雨水冲刷出现垮塌。事后,有关部门还制定了对护坡加固的应急方案,并于4月2日凌晨1时10分完成加固修复,监测点数据正常,隐患得到排除。

  防范自然灾害一刻不容松懈。接下来,我省各地各部门将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扎实推行“631”递进式预报预警叫应机制,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提升基层应急避险行动力、提高全社会抵御灾害的“免疫力”,推动防灾避险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必修课,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