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向新而行 提质奋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文脉绘新景 绿色发展谱新篇
——长沙市开福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蓝天映碧水,长沙城北开福区城市生机勃勃。润泽 摄

    天蓝水碧,风景如画,图为位于开福区的烈士公园。田超 摄

  陈 新  陈荣荣

  穿行于长沙开福区的大街小巷,但见绿意盎然的宜人景致,美丽乡村如诗如画,城镇街道整洁有序,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的活力在此交相辉映……一幅幅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开福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区环委会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各专委会、部门和街道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共同构建起了生态环保大格局。在全区共同努力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生动演绎了一曲动人的“绿色乐章”。

  ——蓝天白云成为常态。2023年,开福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4天,同比增加了10天,优良率提升至86%,增长了2.7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降至38微克每立方米,显示出空气质量的显著提升。

  ——碧水清流再现美景。“一江三河”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标准,清澈的河水成为了开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净土守护彰显成效。露营、野餐、徒步等户外活动成为开福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树荫下的悠闲时光,还是草地上的欢乐聚会,都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纯净与美好。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批科技创新型、环境友好型项目落户开福,绿色低碳产业迅猛发展,开福区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如今的长沙开福区,正以其千年文脉的独特魅力和绿色发展的强劲态势,书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篇章。

  精准治理提“气质”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场大仗、硬仗,不光要用狠劲、韧劲,还要用好“巧劲”,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找准问题根除症结。

  在大气治理领域,开福区实施了系列治理策略。针对氮氧化物、颗粒物浓度较高的关键区域,该区部署了高压喷淋降尘设施。这些设施融合360度旋转式、T型杆等尖端设计,覆盖全区的21个重点路段和交通节点。通过“点、线、面”三者有机结合,不仅迅速有效地控制了城市道路的粉尘和雾霾,还显著降低了路面扬尘及车辆氮氧化物排放量,极大地改善了城区的空气质量。

  方圆荟购物中心的餐饮门店油烟治理项目,更是树立了行业典范。项目实施时,充分考虑到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精心规划油烟管道布局、安装高效能的除异味油烟净化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等措施,实现了油烟的高效过滤和异味去除。此外,构建消音房对主风机及排气口进行专业降噪处理,有效减轻了噪音对邻近居民的干扰。通过集成油烟在线监测设备并实行远程监控,确保了治理成果的长久稳定。这些综合措施不仅优化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在全区各街道,建立了13个空气质量标准化街镇监测站。该项目旨在提供包括NOx、O3、PM10、PM2.5在内的四项环境质量指标,以及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五项气象参数。通过构建覆盖街道(乡镇)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化自动监测网络,这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环境监测体系,还为建立健全的街道、乡镇、园区考核机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此举将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具体落实到基层,实现了“市—区县—街镇”三级应急响应的联动机制,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格局,推动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开福区还加强了科技的应用和赋能。通过健全卫星遥感技术、颗粒物雷达扫描、无人机空中巡航、街镇站点及走航车巡逻等“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并结合智慧化监控与网格化监管等现代化手段,实现了对污染源的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和处理效果跟踪,确保了大治理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治理措施,开福区不仅提升了空气质量,更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精心呵护增“颜值”

  初夏的阳光轻抚着湘江,两岸苍翠夹着涟涟碧水,向北奔去。

  湘江开福段的岸边,蓝天与碧水交相辉映。银盆岭大桥、风帆广场、福元路大桥、三角洲等地标性景点,如同一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滨江沿线上,吸引着市民休闲游玩,尽情享受这独特的滨江浪漫体验。

  开福区,这片坐拥“一江四河十湖十园”的生态福地,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引人入胜的景观而著称。近年来,该区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扎实有效的行动,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在推进排口整治销号工作中,开福区持续发力,做好湘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定期开展浏阳水质监测和排口巡查工作,参与排水规划的修编以及社交桥泵站改造等排口治理项目,有效降低了合流制排口的溢流频次,确保了三角洲国控断面的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这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开福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坚定承诺和行动。

  以捞刀河流域为治理重点,开福区在持续关注水质监测数据的同时,加快了生态修复工程的进程。强化了对蓝藻水华的排查、预测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并在枯水期实施联动调度,稳步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开福区还统筹做好了辖区枯水期的水环境管理和金竹河污染干网的修复工作。有序推进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工作,实地调查并初步制定了苏托垸片区渠道治理方案。同时,制定了“一江三河”排查问题的总体整改方案并启动了相应的治理工作。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使得区域内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升。

  随着清流碧水的不断涌流,开福区的人居环境也越来越美。绿意盎然、水清岸绿的景象,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逐绿而行向未来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上,开福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民生小事,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小污染”问题,让环境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在执法方面,开福区严格执法监管。统筹非现场执法和现场检查,应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监管体系、电力智慧监管平台,推行非现场监管,以依法治污促进高质量发展,在严肃查处各类主观故意,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环境违法行为同时,推荐包容审慎,差异化执法,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彰显执法温度。

  例如,针对群众反映的某小区周边废品收购站噪音扰民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街道迅速响应,分类施策,多次上门开展宣传解释,最终完成废品收购站的搬迁清退工作,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绿色,不仅是生态的象征,更是幸福的底色,是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开福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色发展已成为该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

  开福区紧扣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积极抢占发展先机。出台了《长沙市开福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企业作为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主体,其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对于全社会至关重要。开福区积极推动园区和企业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金霞经开区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园区,新亚胜光电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长沙正大顺利完成工业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马栏山智慧能源中心启动供能,文创园近零碳试点创建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同时,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屋顶光伏项目和生物质发电项目等新能源应用也在稳步推进。

  开福区正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全力走好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今年2月20日,长沙·开福科创谷科创交流中心大厦奠基开工,标志着开福区开启了科创新篇章,踏上了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以青山为笔,以绿水为墨,以蓝天为画板。开福区在绿色发展之路上走得越发坚定,向着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开福不断奋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