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点·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量不是衡量优劣的唯一标准
——“该有怎样的流量观”系列评论(下)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万丽君

  日前,主播郭有才火爆出圈,带火了菏泽南站。短短12天之后,面对逐渐跑偏的流量,5月20日,菏泽南站发布公告称,考虑到高考、中考等,将不再举办各类文娱活动。短视频平台上,多名在菏泽南站直播的主播陆续停播。对此,不少网友评价:第一座对流量说“不”的城市出现了。

  互联网时代,少有人会主动对流量说“不”。在一个热门话题能够带火一座城市、一个主播能够养活一家公司的当下,搭上“流量的快车”、迎来“泼天的富贵”令人称羡,但也让一些人走进了“唯流量”“流量至上”的误区。菏泽南站从连夜“爆改”,用翻修路面、加装公厕、提供志愿者服务等动作展示满满诚意,到为争奇斗艳式直播按下暂停键,为郭有才带来的这波热度降温,这一系列的举措被公众称赞“体现了在热潮涌来之际不随波逐流的清醒”,也引发了如何理性对待流量、正确利用流量的深思。

  评价内容质量、衡量传播效果,当然需要一定的流量。一个博主有多少点击,一个产品有多少访问,一个名人有多少热度,一个话题有多少关注……流量的多少是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往往也意味着潜在的商业价值。然而,当“流量大于一切”成为突出导向,一些网站、社交平台和自媒体为了收割流量、牟取利益,不惜剑走偏锋、弄虚作假甚至铤而走险。前一段时间,大批刻意炫富账号被封号,正是因为其走上了迎合低俗需求制造炫富人设,刻意展示金钱堆砌的奢侈生活的歪路。

  流量重要,但流量不是衡量优劣的唯一标准。此前,“秦朗丢作业”事件,曾引发深刻反思。有些账号为了追流量、博眼球,未对消息源核实便纷纷转载,几经反转后最终一地鸡毛。反观依照严格标准生产出来的内容,也许不那么好笑轻松,还有相当的专业门槛。但建立在翔实调查、可靠数据支撑基础之上的新闻,深入分析社会现象,引导社会公众思考。这样的力量,远非一时半刻几个点击数字所能言清道明。

  流量本身并无善与恶、对与错。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理性看待流量、合理引导和运用流量。互联网流量的草莽时代已然过去,高质量成就大流量、大流量印证高质量必然成发展趋势。让子弹飞一会,但想持久地获得大流量,最终还得靠高质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