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折翼天使”重新飞翔
——长沙着力构建特殊儿童青少年全生命周期康复服务体系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璐

  5月16日,走进长沙市天心区家嘉康复训练中心,5岁的小欣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并主动展示她刚学会的舞蹈《科目三》。

  小欣1岁时被确诊听力障碍,在这里免费接受语言康复训练。如今,她的听力语言能力基本恢复。

  长沙市残联坚持“让每一个残疾儿童享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抓手,创新融合教育、就业等康复模式,初步构建特殊儿童青少年全生命周期康复服务体系,帮助“折翼天使”重新飞翔。

  2023年,长沙市残联实事工程项目内,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实际救助5523人,回访满意率100%。

  儿童免费康复,“医教康”融合修复

  喜欢唱歌跳舞,会演奏几种乐器……4岁孤独症儿童甜甜来到天心区星语林康复中心后,沟通和学习能力进步很大。“感谢残联提供这么好的免费康复项目,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孩子康复没有耽误。”甜甜的妈妈说。

  2019年,长沙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出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步入制度化轨道。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确定为0至14岁,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万元。持有长沙市居住证的0至6岁外地孩子,同样享受本地孩子的康复救助政策。

  在浏阳大塘实验小学,课间10分钟,小雨双手叠放课桌上,跟着老师学唱新歌。此前,小雨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待观察,有一个既能托育、康复又能上学的地方,是父母最大的愿望。

  去年9月,大塘实验小学与浏阳集里医院共建“医教康”融合项目,像小雨一样的24名特殊孩子,开始接受康复、教育、生活专业照料。“学校和医院对孩子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设置不同的课程,‘一生一课’。”大塘实验小学融合部主任鄢安娜介绍,学校设置音乐、生活场景体验等8间融合教育康复功能室,康复与学习无缝衔接。

  集里医院派出康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进驻学校,组建“医生+康复治疗师+特教老师”康复小组,为特殊儿童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跟踪学习、生活、社会适应等情况,动态调整。

  经过近一年康复学习,24名特殊儿童在学习、交际、求知、合作等方面进步明显。  

  长沙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残联、医院(康复机构)和学校共同探索,逐步推广“医教康”模式,努力让每一位特殊儿童享有优质的教育与康复,快乐成长。

  “康复+托养+就业”,点亮希望之光

  浏阳市残联楼下,有一家特殊的咖啡馆。

  17岁的孤独症孩子乐乐,正在整理店内图书角的图书。每天重复练习,乐乐对每一本图书了然于心;

  16岁的肢残人鑫鑫,在店内学习制作柠檬水,墙壁上粘贴着制作步骤,旁边还有就业老师指导。不一会儿,一杯新鲜出炉的柠檬水呈现在顾客面前……

  残障儿童成年后,如何融入社会就业,不仅是残障家庭的难题,也是社会的难题。

  为了帮助更多像乐乐、鑫鑫这样的特殊孩子,浏阳爱萌康复机构探索“康复+托养+就业”模式,打造了蔓庭咖啡馆,让一部分特殊孩子既能享受到托养和康复训练,又能就业。

  “拯救天使,修复他们‘折翼的翅膀’,促进融合,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长沙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加强特殊儿童青少年群体康复救助为抓手,积极推动他们康复治疗与社会融合,为他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